今年夏粮再创历史新高、“四提四稳”创新做法全省推广、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成功创建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市……
我市乡村振兴日新月异
本报讯(记者于欢)8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非凡十年 逐梦副中心”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就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情况答记者问。
据悉,去年以来,我市创新实施“四提四稳”“四查四促”等专项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扎实成效。《南阳市发展特色产业、铺就乡村振兴之路》等典型经验被中央内参、省委内刊和国省报刊媒体专期刊发,“四提四稳”创新做法全省推广。我市切实扛牢稳粮保供政治责任,今年夏粮达86.7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生猪出栏738.5万头,同比增长42.6%,总量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同时,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市已发展月季15万亩、玉兰24万亩、猕猴桃43万亩、山茱萸45万亩、艾草24万亩,规模均居全省第一。省、市农业知名品牌分别达69个、200个,累计登记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2个;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和面积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并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而在乡村建设行动方面,我市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3个,20户及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累计建成农村供水工程4162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89%;累计建成5G基站4259个,实现了乡镇、农村热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加快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施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项目337个,累计建成农村教师周转宿舍11350套;全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88.8%;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949个,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进一步完善。
在农村人居环境方面,我市已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乱排放现象得到有效管控;建成省级“美丽小镇”6个、市级48个,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599个、“五美庭院”30.3万户,全市乡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提升。
此外,我市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460万亩,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3200万亩次。不断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镇平县、唐河县分别获批全国、全省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内乡县获批全省家庭农场示范创建试点。全市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2.6万家、1.04万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步推进。
另外,我市的乡村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抓手,分别获评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8个、355个,累计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1个镇8个村,农村扫黑除恶、平安创建、雪亮工程等取得显著成效。在加快建设文明乡风方面,我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累计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3个、省级46个,并成功创建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