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创作采风活动(南阳站)在我市举行
挖掘南阳文化中的舞蹈元素
本报讯(记者 周梦)8月11日至12日,中国舞协“国风舞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创作采风活动(南阳站)在我市举行,采风团成员实地走访南阳汉画馆等地,通过主题采风、研讨座谈等系列活动,对南阳文化进行深度挖掘阐释。
在南阳汉画馆,采风团成员对“舞乐百戏厅”内的展品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一件件舞蹈相关的展品,不时引发采风团成员的热烈讨论。在“许阿瞿画像石”前,采风团成员驻足观赏,针对汉画像石上扣盘击节、飞剑跳丸、跳盘鼓舞等场景不时点评。“我觉得这些汉画像石中的人物蕴含着很大的古典舞能量,对我启发很大。”采风团成员娄冰冰告诉记者,南阳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值得更为深入的挖掘。
“以盘和鼓置于地上,舞者在盘鼓之上跳跃起舞,这种汉代常见舞蹈形式,完全可以在我们创作古典舞时,吸收采纳。”采风团成员在观看了“建鼓舞”“七盘舞”“踏鼓舞” 等一块块反映汉代舞蹈元素的汉画像石后,纷纷表示。“这些汉画像石,里面蕴含大量丰富的舞蹈形象,舞蹈形态,对于我们进行传统舞蹈文化相关的艺术创作时,帮助极大。”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舞蹈》杂志执行副主编张萍告诉记者。
南阳有丰富的传统舞蹈文化资源,通过参观采风,采风团成员从历史中提炼古典审美品格,从文物中获得创作灵感,真正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让技术手段充分运用于舞蹈创作,为传统舞蹈语言赋予新的表达形式,延展观众对舞蹈艺术的感知。“通过采风活动,突破传统古典舞的一些瓶颈,创新古典舞创作的题材,建立中国古典舞的新观念。”张萍说。
据了解,本次采风活动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主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河南省舞蹈家协会、河南博物院共同承办。活动通过组织我国具有典范性影响力的顶尖舞蹈编导、专家和河南省内优秀的青年编导、学者,通过主题采风、创作实践、研讨座谈等系列活动,对中原文化、黄河文化进行深度挖掘阐释,创作出更多坚持正确导向、深入人心的经典作品,在传承发展中国古典舞的同时,引领观众读懂其蕴含的文化底蕴,读懂中国精神。
采风现场
参观汉画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