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人将喝上丹江水
作者:  杨振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8年后

淅川人将喝上丹江水


       本报讯(特约记者 康帆 杨振辉)8月11日,淅川县与河南水利投资集团在郑州签订《淅川县城乡供水一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淅川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将取得突破性进展,。自此,淅川人将喝上丹江水。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与渠首所在地,近年来,该县扛稳“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政治重任,关停污染企业380家,取缔库区水上餐饮船及全县5万余箱网箱,关停拆除禁养区内600余家养殖场、养殖户,铁腕开展“守好一库碧水”专项行动,顶住各种压力阻力,全面拆除497处侵占破坏库区水域岸线的违法违规设施问题。同时,多措并举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坚持每年以10万亩以上规模推进植树造林,营造林合格面积连续11年居河南省前列,建成库周生态隔离带20余万亩,修复湿地50余万亩,发展软籽石榴、杏李等生态产业30余万亩,实现了生态和保水双赢。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出库水质持续稳定保持Ⅱ类标准,累计调水超5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8500万。

      然而,守着“大水缸”,淅川人却吃不上丹江水,城乡供水一直采用深层地下水,供水水源单一,每年超采地下水近3000万立方米,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不仅不符合国家地下水保护政策和实施水源转换要求,而且城乡用水无法保障。目前,每天供水缺口2.1万立方米。供水保障率严重不足,成为制约淅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淅川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提升的主要瓶颈之一。为了让全县人民用上优质饮用水,淅川县经过多方对接协调,与水投集团就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达成一致意见。

     据了解,淅川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规划总投资15.26亿元,每年可引丹江水1.1亿立方米。工程规划新建原水输水管网总长度34.65千米,配水管网总长度1305千米,净水厂总规模每天可达26.14万立方米。项目实施后,可保障淅川县城乡居民用上安全、稳定、优质的丹江水,推动形成城乡供水“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管理”的供水保障体系,极大提升全县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今年以来,淅川县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为人民谋福利作为最高原则,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和“牵肠挂肚”的关键小事,出真招实招硬招,民生改善除旧布新,教育集团化改革、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乡村撤点并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共享民生改革红利的获得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