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本报与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联合发布游泳安全预警—— 中心城区这17处水域最危险
作者:  于欢

本报与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联合发布暑期游泳安全预警——

中心城区这17处水域最危险

 

本报记者于欢 

 

今年暑假,天气持续高温,不少人会选择去附近水域来一次畅快“野泳”。城区一些河段、水库等俨然成了天然“游泳场”成为市民夏日解暑的去处之一,但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却暗藏着许多隐患和危险。

8月14日,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结合近年来溺水事故频发的情况,根据辖区内的水文环境分析,联合本报发布防溺水图,公布了中心城区17处危险水域,提醒市民注意,夏季游泳请到有安全保障的水上场所,在安全场地游泳时也必须备齐救生设备,小孩游泳必须有大人陪同千万注意。

 

数据显示:野泳风险大

 

因疏于看管,三名孩子结伴去白河戏水,结果一男孩落入水中,不幸溺亡;自认为水性好,一头扎进河内再也没有出现……据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全国各地接连发生20余起溺水事件,35人遇难、失联,其中32名是未成年人。

“根据我们的经验,两类人群最容易遭遇溺水意外。一是学生,他们大多是因为结伴玩水遭遇意外;二是自认为游泳技术好的年轻人。”据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局长刘钺介绍,入夏以来,为严防溺水安全事故的发生,该局民警带领群防群治组织,全面排查白河沿线等易发涉水事故风险部位,及时发现并劝离私自下水游泳或在水域周边玩耍的青少年及儿童数百名。他们还在群众游泳、戏水高峰期派出执勤组驻守,近距离随时对游泳溺水者进行救助,并在重点水域、风险部位设置风险提示牌;在群众经常下水游泳或游览的水域周边,预置救生圈、绳索、竹竿等应急救生设施设备,便于现场救援人员及时取用。另一方面不间断走进校园、工地、社区等地,倡导不要野泳。

 

 

发布提醒:17处危险水域需警惕

1、龙王沟水库河面宽,水深、水位变化频繁;

2、兰营水库水域宽、水深、水下情况复杂;

3、潦河水浅,但水流急;

4、穿市区而过的汉城河水面宽;

5、温凉河河面宽、沿线小区多,安全隐患大;

6、白河南阳大桥段,河床坑洼不平,水深约三米,水草较多,河堤有捕鱼遗弃的旧渔网;

7、白河水上运动中心区域,坡陡水深,平均深度约为2米,最深处约4米多‘

8、白河光武大桥段,水底不平,桥下泥石、水草较多,水深约3米;

9、白河南浅滩区,浅水区也可能溺亡;

10、白河大桥段水深近4米,河面宽广;

11、白河仲景大桥段,水底泥沙较多,水深约3.2米;

12、淯阳桥段水域中心暗藏漩涡,部分水域有水草;

13、淘气猫区域,水域宽广,常吸引小孩来戏水;

14、卧龙桥区域,水深约3.8米,自然水域特征复杂多变;

15、白河北野钓区域,河面水下地形复杂,淤泥多,坡度也比较陡;

16、雪枫大桥段,水深约3.8米,水底杂草杂物较多;

17、第四橡胶坝区域,自然水域复杂多变,水流湍急。

 

市民为何不能去白河野泳?

“当前仍是汛期,白河水域暗流漩涡较多,易发生意外事件。”市公羊救援队队员杨帅向记者讲述了一件曾亲历的险情,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他们驾驶的快艇在返回途中被河中心一旋涡缠住,多亏邻船的同伴帮助得以脱险,“我们这些具有救援技能的专业人士遇到这种事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足以可见水域的危险性啊!”

杨帅提醒,龙王沟水库、龙王沟水库、白河等17处水域是我市溺亡事件的高发地段,市民要格外注意。

 

自救攻略:落水时莫慌

 

游泳时遇到抽筋、漩涡怎么办?人车落水如何处理?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同时也发布了自救攻略。

 

在游泳时,市民若遭遇手指抽筋,可紧握拳头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若是腿、脚趾抽筋,则先吸一口气仰浮睡眠,再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紧握脚趾,用力拉扯,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方法解决。

 

若遇到漩涡,先不要慌张,要立即使身体平卧于水面,再迅速冲出漩涡。一旦遭遇人车落水,则要趁车辆刚落水的第一时间迅速打开车门。若车门、车窗都无法打开,则要用小铁锤进行破窗,破窗时注意敲打玻璃的四个角。

 

此外,警方还针对溺水特点专门设计了一套“防溺水四字法”:“劝、拦、喊、(报)警”。

群众在河边看见有未成年人在河边玩耍,即上前规“劝”;如果劝说无效,对其采取“拦”或“喊”的方法;如果孩子仍不走,群众可报“警”。接警后,情指中心就近指令出警民警赶赴现场。


微信图片_202208141513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