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拼争意识 蹚出改革新路
——访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富强
市委七届三次全会聚焦“三区一中心一高地”战略定位,突出“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引领”,为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全市水利系统将如何助力副中心城市全面起势?日前,记者采访了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富强。
“水利系统将紧紧围绕‘党员当先锋、企业当主力,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这一鲜明主题,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纵深推进‘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对标学习襄阳、宜昌,以及全国最先进地区经验,一切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发力,努力为副中心城市建设筑牢水支撑水保障。”张富强说,要着力从以下六个方面抓落实、促发展。
更新观念,强化拼争意识。对标对表全国一流、全省最优,跳出南阳看南阳,跳出水利看水利,跳出当前看长远,破因循守旧思想、立改革创新意识,破安于现状思想、立创先争优意识,引领广大水利干部以全新理念、全新举措、全新状态,大干快上,蹚出新路,“逢一必争、逢冠必夺”。
项目为王,深化四水同治。抢抓国家、省稳经济政策机遇,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大型水利项目。大力实施四水同治战略,重抓重推汉山水库、鸭河口水库清淤扩容、中小河流治理、农村供水“四化”等重点项目,确保全年四水同治投资突破110亿元,力争实现“四连增”。
生态优先,建设美丽河湖。加强机制创新,进一步丰富完善河长制“四制四化”工作模式。大力整治河湖“四乱”,加强河道采砂管理,深化南水北调河湖长制工作,扎实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打造河畅水清的生态环境。
坚守底线,确保安全度汛。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突出抓好中小水库、山洪易发区等薄弱环节,压实各级防汛责任人责任,全面落实“五预”措施,科学调度水工程,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强化支撑,助推乡村振兴。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工程排查整治行动,完善饮水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和应急供水预案,确保脱贫地区饮水安全。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四化”,以实施地表水置换和城乡供水一体化为重点,逐步实现全市农村全覆盖。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项目,夯实粮食安全水利基础。
主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树牢“天天都是服务日、人人都是服务员”理念,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即时办”“网上办”。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和培训,大力压缩技术支撑时间。强化尊企爱企意识,研究出台更多助企惠民政策措施,深化“万人助万企”、“水利干部包联涉水企业”活动,打造最优水利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