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阳光银行”照亮乡村振兴路
作者:  余耀耀

镇平县:“阳光银行”照亮乡村振兴路
 通讯员袁文俊

    8月9日一大早,夏季灼热的阳光照射在镇平县石佛寺镇仝家岭光伏扶贫电站上,一排排光伏电池板正将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
    仝家岭村耕地少,荒山多。2017年以前,该村没有产业,村民主要靠种地维持生计。2017年9月,在石佛寺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仝家岭村决定利用村里荒山荒坡面积大、日照充足的优势建设光伏电站,增加村民收入。当月,总装机容量3.5兆瓦的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就在仝家岭村动工。
    然而,光伏电站建成后,如何精益运维设备、及时消缺、提升发电效率成为村里面临的一道难题。“当时,村里没有具备光伏发电设备运维技能的人员。设备得不到运行维护,发电就会减少,村里都为这件事着急。”仝家岭村党支部书记宋晓银回忆。
    像仝家岭村这样的光伏扶贫电站,在镇平全县共有422个,总装机容量达到113兆瓦,年均发电量1.2亿千瓦时。针对各光伏电站分布距离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国网镇平县供电公司抽调专业人员,组建光伏电站运维班,投资67万元建立村级光伏电站智能化远程监控系统,安排专人负责对各村光伏电站实时在线监测,实时查看所有站点运行状态和数据,确保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运行异常设备,减少发电损失。
    “光伏扶贫电站对我们来说就是‘阳光银行’,存进去的是阳光,取出来的是收入。近年来产生的收益,有效解决了我们村部分脱贫户公益性岗位工资、环境卫生、村基础设施等建设支出。”遮山镇钟起营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刚告诉记者。
    “光伏扶贫电站不仅是我们攻坚的‘阳光银行’,还能源源不断为我们提供可靠和清洁的能源供应。”光伏运维班班长袁伟涛介绍,“今年夏季全县422个光伏扶贫电站作用凸显,晴朗天气日发电量达到18万千瓦时,有效保障了白天时段的正常用电需求。”仅2020年以来,镇平全县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发电量就达到了3.462亿千瓦时,光伏发电上网购电结算实现“月清月结”,累计结算光伏发电电费1.31亿元,带动全县脱贫群众21013户。
    一块块光伏电板鳞次栉比、铺满山头,迎着阳光生发电力,为村农民增收致富增砖添瓦,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照亮了镇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