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④
企业担当主力军
本报评论员
建强副中心,企业当主力。
市委七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全力做大做强企业,强力推进“千企升级”行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科技创新型企业占领制高地的发展局面。这吹响了南阳企业发展的冲锋号,更指明了企业发展路径。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更是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助推剂、火车头。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理念,企业群体不断壮大,产能持续拓展,充分发挥了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顶梁柱”作用。但是,对标襄阳、宜昌的经济发展之快、企业发展之强,我市企业落下了很远的距离,我们必须躬身反思,加快速度,奋起直追。
企业勇立潮头,扛起经济发展主力军重任。广大企业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一流的创业水准,创新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跑道,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要与时俱进练好“内功”,坚持不懈开拓市场,主动提升产业层次,以产业集群推动企业发展,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基础。要保持定力,心无旁骛耕耘制造业实体经济,树立追求卓越、建设一流企业的远大志向,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道路,始终致力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提质扩量增效,促成更多高端项目落地,助力经济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企业家志存高远,带领企业做大做强。南阳有一大批优秀企业家,我们每年评定星级企业,表彰优秀企业家,在政治待遇、政策措施、社会保障等方面送上有温度的“礼包”,就是充分肯定企业家为南阳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建强副中心,需要锻造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最大限度释放企业家干事创业、创新创造的激情活力。要以壮大企业家队伍和提升企业家素质为重点,深入实施企业家队伍壮大工程、素质提升工程、服务提升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对党忠诚、治企有方、兴企有为、专业专注、敢于创新、担当奉献的新时代企业家队伍。企业家们要心怀家国,敢想敢干,带领企业在建强副中心上奋勇争先。
党委政府做实“强企”举措,带动企业快速发展。要以“千企升级”行动为抓手,强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头雁计划”、单项冠军企业培育“登高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倍增计划、企业上市倍增计划。着力打造以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要始终把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持续抓好各领域各行业优惠政策落地落实,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切实用好企业服务日、“畅聊早餐会”、企业服务中心等平台载体,统筹解决好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支持企业走上创新发展快车道。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建强副中心的征程中,广大企业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踔厉笃行,开拓创新,做大做强市域经济,奋力打造建强副中心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