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②
真抓实干转作风
□本报评论员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
市委七届三次全会,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南阳开启“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副中心建设磅礴起势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这是一次强力动员,更是一次铿锵宣告。
把南阳未来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关键在党,根本在人,基础在干。因此,干部作风建设绝对不能坐而论道,必须把功夫下在“干”上,大力营造攻坚克难、创新突破的干事创业氛围,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到“我会干”,用实干实绩来检验作风转变成效。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在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实干是最好的担当,也是最大的担当。这次市委七届三次全会进一步坚定了发展信心,找准了历史方位,锚定了前进方向;进一步厘清了存在问题和差距,找准了对策措施,凝聚了发展共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路径,找准了突破口,强化了打硬仗的准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果发展眼光只局限于自家那“一亩三分地”,那么未来的路只能越走越窄,甚至走进“死胡同”。所以,我们要有大视野,跳出南阳看南阳,既要整体纵深长远地看,又要系统全面辩证地看,重新审视南阳的区位、机遇和优势,问题、短板和不足,在全市掀起一轮“头脑风暴”。要有大气魄,站位“国之大者”,深入研究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吃透政策、找准路子、真抓实干,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南阳的大发展。要有大格局。不能故步自封、孤芳自赏,要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主动对标对表,更好地服务本地发展。
面对如今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既要科学理性地正视和解决困难,还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我市经济发展的潜力、韧性、底气、后劲,从而保持定力,沉稳从容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有比的意识。各级干部要比责任担当、比路径方法、比精神状态、比工作成效,以结果论英雄。要不甘人后。做人做事必须有骨气,有骨气就有精神,有精神就有干劲,有干劲就能想出办法、解决问题。要有“亮剑”精神。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概,敢打敢拼,敢破敢立。要有赢的决心。把“不争第一就是混”作为工作标尺,拿出舍我其谁的勇气,用一系列争先、率先、领先的成果,展现南阳广大党员干部的精气神。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南阳发展正处于重要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而且城市富有温度、市场活力蓬勃,是一片投资兴业的沃土,未来发展不可限量。形势逼人,任务催人,时间不等人。我们要高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释放南阳的优势和潜力,推动实现与区位条件相匹配、与发展机遇相对等、对省委要求相适应、与人民愿望相符合的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② 真抓实干转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