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老革命”,自己当过民兵,儿子是现役军人,南阳刘学明一家—— 热血从军路 一脉报国情
作者:  李金玺

栏目:《致敬八一·家国情怀》


父亲是“老革命”,自己当过民兵,儿子是现役军人,南阳刘学明一家——

热血从军路 一脉报国情


   本报记者 李金玺  文/图

       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参军报国,无上荣光。在南阳有这样一家人,爷爷是一名“老革命”,父亲也当过民兵,儿子是现役军人,他们一家人不断传承着报国情怀,弘扬着军人精神,延续着热血军魂。

“我父亲是老革命,儿子参军入伍,也算圆了我的参军梦,这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刘学明一家,去听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

   

      言传身教  延续家族“红色基因”

       “有过当兵的经历,是一辈子的骄傲。”见到记者,说起一家人的“从军情结”,刘学明一脸自豪。

       说起自己家的“红色基因”,就要从刘学明的父亲刘聘三说起。刘聘三是一位“老革命”,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跟随刘邓大军,参加过宛东战役。南阳成立行政公署后,刘学明的父亲负责南阳生活物资、民用物资以及军用物资的统筹调配。

      “父亲这一辈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从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刘学明告诉记者,从小父亲就告诉他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学好文化,长大报效祖国。父亲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言传身教默默影响着他们。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革命,两个姐夫也是军人,所以从小我也就立志从军报国。”刘学明说,1981年,刘学明决定从军,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梦想并没有实现,这也成了刘学明人生的一大憾事。


      送儿参军  交接报国“接力棒”

      虽然未能穿上梦想中的军装,但刘学明还是希望家族的从军情结延续下去,随后他加入了民兵,并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

       1993年,儿子刘洋出生。这让刘学明和妻子王云霞十分欣喜。“我没有完成的梦想,要在儿子身上实现。”刘学明在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后,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从此,“好男儿立志从军”的梦想就在刘洋的心底埋下了种子。在刘洋很小的时候,刘学明就给孩子讲述爷爷当年当兵的事情,告诉他男子汉就应该成为一名军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保家卫国。

       树立了远大梦想,就要一步一个脚印为之奋斗。从上学开始,刘洋的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刘洋也不忘锻炼身体,跳高、短跑,体育成绩十分拔尖,在比赛中也拿到了非常好的名次。

       2012年秋季,带着父亲未完成的梦想,带着母亲的期许和嘱托,刘洋考上了梦想中的军校,成为了一名军人。次年,刘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孩子从小到大就没有离开父母,离开过家,当时孩子走时我们其实也有些舍不得,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吃的了苦,受得了累,才能百炼成钢。”刘学明告诉记者,孩子参军后,他们每天就喜欢看军事频道的节目,平时有空也喜欢上网浏览军事新闻,仿佛这样就能离孩子更近一些。

     

        投身军营   清澈的爱献给祖国

        “投身军营,就要时刻牢记身为军人的天职,保家卫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刘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在部队的优异表现,刘洋曾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军事训练先进个人、优秀干部等嘉奖。

       在采访中,刘洋说,在军校时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参加一昼夜负重行军百公里的训练,在那次训练中,他联想到我军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急行军(一次是飞夺泸定桥时创造了昼夜行军120公里的奇迹,第二次是1947年清风店战役中昼夜急行军120公里,争取了战斗先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相近的速度,让我切身感受到当时解放军完成战斗任务的坚定决心和吃苦精神。”刘洋说。

        还有一次,刘洋参加了一场多国参与的军事项目比武,他在其中担负政治工作保障任务,通过与参赛队员的朝夕相处和深入交流,见证了国际军事比武队员的艰辛成长史。“最终,我军在该项目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个人在此项任务中获得嘉奖一次。”

         “从接到鲜艳的入伍入学通知书起,就有一种保家卫国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承载着父母的希望、亲人的嘱托,部队生活最好的诠释不是功勋、军衔,而是挥洒汗水的峥嵘岁月,把清澈的爱献给祖国。”刘洋告诉记者。

           从热血青年向合格军人转变,第一批入党、第一批当骨干、第一批得嘉奖,刘洋用一个个第一履行着自己从军报国的誓言,展现了当代军人的风采。

           没有强大的军队,就没有强大的祖国。时代变迁,军魂传承,军营见证了刘学明一家的成长发展,刘学明一家也见证了祖国的繁荣强大,国泰民安。不同的时代,一样的信念,一样的热血,一样的情怀,献身国防献身社会,正是有了刘学明这样无数个“小家”,我们的“大家”才能永立时代潮头,抒写不朽的篇章。


刘学明讲述一家的“从军”情结.jpg

刘学明讲述一家的“从军”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