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技防,杜绝安全隐患
(人防+技防,确保高层建筑安全;人防+技防,杜绝电动车上楼)
姜明安
电动车的轻盈小巧、方便快捷,成了很多人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但电动车上楼充电发生不少安全事故,引发社会多方关注。
为此,国家层面出台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市级层面,7月27日召开的全市高层建筑重大火灾风险专项整治会议,也把电动车上楼列为整治重点。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大力推行电动车集中充电桩的建设,聘请专业队伍对充电设备进行日常运营维护,小区保安每天定时巡楼,把防止电动车上楼纳入制度化管理范畴。这些“人防”的努力和付出,极大地降低了电动车充电事故的发生。
然而,总有一些不自觉的人,为了一己私利,置禁令和小区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仍想方设法推电动车上楼充电。防止电动车进入电梯一直是物业和消防的心头病。
最近到清华园、阳光海岸小区,看到技术人员正在更换电梯里的摄像头,说更换的是梯控AI摄像头。这种AI摄像头和电梯构成一个电动车阻车系统,自动感应识别进入电梯的电动车,识别率超过98.5%,能精准识别大多数电动车。当AI摄像头识别到电动车时,会立即语音告警“禁止电动车入内”,然后联动梯控系统,让电梯无法关门,直到电动车推出电梯后,才可正常运行。同时,摄像头也会自动抓拍,将图片发送到后台系统,留存证据。这种智能梯控系统,杜绝了电动车上楼的安全隐患,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这种有效的“技防”,值得大力推广。
当然,解决电动车上楼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政府的合理规划和铁腕整治、物业的管理、业主的自觉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治标治本。
安全无小事,须臾不可松懈。电动车是“国民车”,电动车的安全是件民生大事,它关系到市民的便捷出行、居住的安全舒适。相信通过多方努力、精细治理、疏堵结合,技防+人防双管齐下,就能更好消除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隐患,为广大人民群众构建安全、便利的出行环境和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