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足球队驰骋省级赛场
作者:  杜林青

乡村学校足球队驰骋省级赛场
        全媒体记者 王中献  通讯员 孙光旭 刘洋


  
放暑假了,只要天凉快,李浩然就会叫上同伴去球场上踢足球。在他看来,足球充满了魔力。如果不踢,生活就失去了很多乐趣。
    李浩然是邓州市刘集二初中七(1)班学生。7月11日,洛宁县,在2022年河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省长杯”暨校园足球夏令营最佳阵容选拔赛中,李浩然所在的刘集镇二初中足球队荣获直管县市初中男子组一等奖。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该校副校长郭有朋特别兴奋,“当初定的目标都实现了,先参加‘市长杯’比赛,再参加‘省长杯’比赛。”
     2018年秋季,该校成功申报河南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周三节体育课,其中一节是足球课。除此之外,学校还组建了足球队,从各个年级选拔苗子。起初,家长们并不看好这项运动,觉得农村孩子们不会踢出个啥名堂来。
    名师方能出高徒。刘集镇中心校校长姚瑞鹏非常支持该校的足球运动,三名教练黄贵耀、肖文朝、郭瑶都是科班出身。体能训练、技能训练、做人教育,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为了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也便于发现苗子,该校每个学期都要举行“校长杯”足球赛,评选出“最佳射手”“最佳防守”“最佳守门员”等奖项。获奖的选手很有成就感,学校师生练习足球的氛围也日益浓厚。
    厚积薄发。2019年5月,该校在邓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市长杯”比赛中荣获第六名。2021年5月,该校在此项比赛中荣获季军。
    进步的不仅是名次,更是同学们的成长。刘毅是学校足球队前锋,九年级学生,记者看到,他的两条腿上还有明显的伤痕。“原先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动手。通过足球训练,学会了团结协作、赏识别人。比如说传球出现了失误,一味地指责同伴,任何改变都没有。赏识别人就不一样了,可以有反击机会。”刘毅笑着告诉记者,“足球训练让我变得特别坚强。遇到不会的数学题,我认真思考,问同学,问老师,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
    “刘毅八年级的时候成绩靠后,我告诉他将来高考的时候可以走足球专长这个渠道。有了奋斗目标,他的文化课进步非常快,今年中考成绩不错,可以考到理想的高中。”郭有朋说。
     八(2)班的张鑫淋踢的是中锋,偶像是西罗。他刚踢球的时候家长并不支持,怕他受苦。张鑫淋有自己的主见,坚持踢足球,改掉了闲暇时间手机不离手的坏习惯,明白了只有努力才能改变自己。课余时间他抓紧时间学习,进入班级前30名。“家长现在非常支持我踢足球,给我买了球鞋、护具。”张鑫淋笑着说。
     在学校足球队,七(2)班的何势则改掉了喜欢说脏话的毛病,“教练对我说,再说脏话不让我来社团了。”
     刘集二初中有足球、乒乓球、魔方、朗读等20多个社团,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舞台。“‘双减’之前,学生苦,老师累,家长身心疲惫。‘双减’之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回了自信,学习中劳逸结合,全面发展,成绩不但没有下滑,反而提升了。”郭有朋很是自豪。
     今年“省长杯”比赛,刘集二初中拿到的是第六名,是直管县初中组球队中唯一一支来自农村学校的球队。在学校时,他们进行的是7人制比赛,到“省长杯”比赛时变成了11人制。学校足球场地不符合11人制比赛要求,赛前他们到别的地方进行了几场适应性训练。
    “比赛中,我们的优势是体能好、拼劲儿足,差距是见的世面少,心理素质不够强大。”郭有朋信心满怀,“吸取经验教训,先从‘市长杯’做起,希望明年能够拿到‘省长杯’奖杯。”
    少年心事当拿云。张鑫淋的眼中闪着光,他的短期目标是拿到明年“省长杯”比赛第一名,长期目标则是成为职业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