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整治工程即将竣工, 水清岸绿守护万家幸福——
南阳:古老的护城河涅槃重生
全媒体记者 马新峰
清清的河水与新种的绿植环抱着历史悠久的南阳古城,守护着万千居民的幸福。
全市人民关注的南阳护城河综合整治工程已进入尾声,环绕古城的主河部分,除了解放路南段的桥梁仍在围挡施工外,绝大部分工程已经完工通水。过不了多久,整个护城河综合整治工程将全面完工。这是南阳护城河数百多年历史上辉煌的一页,这是自明清南阳修筑护城河以来最具革命性的一次综合整治,它彻底改变了历史上护城河以防御外敌入侵为主要目的的使命,让护城河变成一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居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的城市环状内河,古老的护城河从此实现了涅槃重生。
梅溪河引水,温凉河出水
很多市民知道,南阳护城河水来自南阳城的一条内河梅溪河。从梅溪河引入的河水在人民公园水分两路,一路向南,一路向东,绕古城一圈,最后交汇于菜市街闸口处,再在这里通过排水渠向东注入温凉河,全长4.5公里的护城河就这样环绕古南阳城。笔者感叹于祖先们修筑护城河时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借助南阳城的两条内河,通过开挖人工河,形成了有进有出的循环水系,护佑城内官民平安。
从梅溪河引水的引水口到底在哪里?笔者进行了塑源。在人民公园西北方向不远处的丝织厂桥南侧,笔者询问了几位家住附近、在河边散步的老人,老人们说,护城河引水口就在桥南边不远处的梅溪河东岸,原来是一人多深的排水沟渠,从地下穿过人民路流进人民公园西北角,再从人民公园流入护城河。现在沟渠还在,但又修了引水管道。
在人民公园望乡台南边,笔者看到从梅溪河引入的水正汩汩涌出,向东流有百来米后再折向南行,在动物园西南流进公园东侧的护城河。在这里,护城河里的水一路向南流,一路向东流。南流护城河经红都百货门前、穿新华路,沿人民路东侧一直到大通百货北侧折向东,进入南护城河;再经和平街、解放路到菜市街闸口处。东流护城河穿工农路、解放路北头,在东城河岸处向南拐,经实验中学西侧穿越进贤桥、新华东路延曦门桥,顺菜市街向南,在闸口处与南护城河交汇,完成了绕城一周的使命。
石榴树、罗汉松成绿化亮点
我们先从最近通水的北城河、东城河说起。这两段护城河河岸宽阔,给绿化留下了很大空间,岸上岸下绿色扑面,河坡上满是新种的绿草,河堤上是绿草配以各类绿化苗木。除了种有南阳城常见的行道村种法桐和香樟外,当然也少不了南阳市花月季的身影。而护城河绿化最大的亮点是在这两种行道树中间种植了很多果树,有石榴、枣树、山楂等,其中以石榴树最多。笔者注意到,护城边石榴树已经挂果,很多树上已是果满枝头,尚未成熟的青青石榴煞是喜人,让人期待。
在护城河与各条道路交汇处及空间较大的地方,棵棵罗汉松傲然屹立,有模有型,使护城河的绿化显得古朴典雅有档次,与古城相得宜彰。
河边的步道分河岸下的亲水步道和河岸上步道,方便市民游玩和健身,整个设计和其他几条内河相似。
从人民公园向南,护城河经过沿人民路东侧的商业区,建设者因时就势,没有一味拓宽,而是根据这些地块寸土寸金的实际,修筑了一段陡坡的窄护城河,方便经商者经营和消费者购物。河道虽窄,但设计者却不忘在狭窄的地带进行品质绿化,棵棵盆景造型的苗木引人注目。细节处理也让印象深刻,如在河里铺设条形石头,让人们可以亲河甚至是跨越;几处人物和动物雕塑也显示了设计者的用心。
为了方便商业经营,西城河有几处隐身地下,河上盖上了了盖子,如人民路红都时代广场前及豪盛百货附近。等过了商业区,护城河又掀起盖头,在大统百货后面露出真容。
护城河上的桥不忘历史传承
这次护城河改造新修和改建了十多座桥梁,桥梁的设计不忘古宛城的历史传承,虽然是钢筋混凝土建造,但很多建成了拱形,在拱形的切面上刻画上城墙古砖形状。最显眼的是很多桥梁的名字富有文化内涵,如工农路桥上的博望门桥、新华东路的延曦门桥、民主街上的经武桥等,这雅致的名字应该与老南阳城门有关吧?果然,查阅资料得知,这些桥名就是原来南阳城各个城门的名字,如博望门是原来古城的北门,延曦门是原来的东门,融入了南阳城古老的历史元素。突然也就明白了南阳人称的东关在新华东路一带,北关在工农北路一带,南关在解放路与中州路交叉口一带。原来,南阳人口中的东西南北四关仍以原来老南阳城为参照。
沿护城河行走,笔者也发现了河边很多富有历史感的地名标牌,如东城河边的东马道、左营门,南城河边的南门西马道等,一条护城河牵出一页页古南阳的历史。
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护城河畔是如今南阳城的老城区,这里人口密度大、房屋密集,区域内很少公园、游园,以前居住在这里的人民群众缺乏休闲健身场所。如今情况不同了,他们工作之余也有了休闲的好去处,再也不用为没地方健身而发愁。近日笔者在位于新华东路延曦门桥下,看到一群穿着时尚的大妈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在河边小路上开心地走着猫步,引得不少居民围观。
受益最大的当属临河居民。晚饭时间,在北城河岸、市场街等处,笔者看到好多家庭搬出小桌子小凳子,一家人围坐在河边吃饭,并不时与经过的街坊邻居打招呼、拉家常,顿觉好温馨好幸福。当大多数居民已习惯于关起门在居民楼内的屋子里吃饭时,这样的画面尤其难得。什么是幸福?这悠闲的慢生活、这一家人围坐一起的人间烟火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在位于西拐街社区的北城河边,笔者遇到了正门口转悠的刘子林。刘先生今年已七十多岁了,但仍精神矍铄。“前些年人们随意排污随意填埋占用河道,护城河又脏又臭不说,最窄处人都可以跨过去,简直都不像个河。这次护城河治理真是太好了,也太不容易了,工作量特别大,从征迁、清淤到修河、绿化,前前后后用了三年时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刘先生说,自己的房子紧挨着护城河,平时想转了在河边转转,想坐了搬个凳子在河边坐坐,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他还指着挂满枝头的石榴树说,满树的果子多好看,不长熟可不能乱摘。
护城河从悠久的历史中一路走来,她从守护城内百姓平安,到前些年变成一条臭水沟,再到如今经过治理,成为一条守护人民群众幸福的绿色走廊,虽然还是那条护城河,但性质和作用却发生了根本改变,这恐怕是当初修筑护城河的祖先们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