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军嫂赵荣娥——你安心报国 我撑起小家
作者:   李谱

淅川军嫂赵荣娥——

你安心报国 我撑起小家

 

全媒体记者 李京洋

实习生 胡逸凡 通讯员 张玥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名优秀的军人背后也有一名伟大的军嫂。淅川县军嫂赵荣娥自从结婚后,就全力支持丈夫陈吉超保家卫国,用自己的柔弱肩膀扛起了她们的小家。结婚22年来,赵吉超在部队服役获得荣誉无数,即将退休。赵荣娥也将他们的小家照顾的井井有条,儿子女儿健康快乐的成长,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着作为一名军嫂的责任担当。

 

今年44岁的赵荣娥是淅川县第三小学一名教师。在200012月份时,赵荣娥经人介绍与军人陈吉超牵手步入婚姻殿堂。结婚以后,赵荣娥全力支持丈夫献身国防事业,两地分居成了常态,一年见不了一次面。这几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她和丈夫见面次数更少了,经常只能通过网络电话进行联系。“害怕影响他带新兵工作,经常都是晚上等他给我打电话。”赵荣娥说,成为军嫂这些年来,她学会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家里的水管坏了,她一个人能修了;家里的灯泡坏了,她也能修了;家里的米吃完了,50斤重的大米,她也能轻松提起来扛在肩上买回家了……为了让丈夫在部队能安心报效祖国,赵荣娥勇于面对生活挑战,在自立自强中逐渐实现了更高人生价值。

 

选择成为军嫂,在获得荣誉背后,往往也意味着选择了艰辛、孤独与奉献。陈吉超因为在部队工程部队的工作特殊性,经常在湖南、广东等地执行任务,只能利用出差途中顺路回家探下亲。很多次,陈吉超前脚刚进门接个电话又要回去工作了,但是,赵荣娥还是毫无怨言,默默支持丈夫工作。“还有3年他就要退休了,在部队服役27年来,他获得荣誉无数,连续3年获评部队“三等兵”,也带出了好多优秀军官。”说起丈夫,赵荣娥一脸自豪。

 

“祖国有你,家里有我”,军嫂这个称呼,意味着付出和牺牲。“2004年,我父亲肝癌晚期住院,丈夫只请了7天丧假,妹妹当时在外地也比较忙,剩下的都是我一个张罗照顾的。”赵荣娥说,父亲住院那三个月时间也是她最艰难的时间。白天一上完课,她就要跑到医院照顾老人。改作业、备课、住院办手续……每天得赵荣娥都像上紧的发条一样一刻不停歇,但每当听到丈夫的一句“老婆,你辛苦了!”她心中所有的委屈就都烟消云散了。父亲走后,赵荣娥的妹妹十分感激姐姐为家做的贡献,主动提出辞工回家,鼓励姐姐响应“二孩”政策。赵荣娥没空照顾小孩,妹妹就辞职在家专职照顾,将小孩带到三岁上幼儿园才外出打工。

 

“从成为军嫂的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努力工作,孝敬父母,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让丈夫安心献身国防事业,为部队建设作贡献。”赵荣娥说,她作为军嫂,始终像军人一样严于律己,有颗坚强的心,用实际行动去支持丈夫的工作。正是因为有着像赵荣娥一样平凡而普通的军嫂在背后的支持,我们的国防事业才能越来越强,她们同样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