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30多家媒体记者齐聚南阳集中采风——
体验城市发展力量见证时代激昂风采
本报记者杨万里
七月的南阳,月季绕城,艾草溢香。
7月12至13日,受邀参加我市“喜迎二十大逐梦副中心——绿色崛起看南阳”主题宣传活动的国内30余家媒体40多名记者,开启了为期两天的采风观光之旅,他们观卧龙岗,拜医圣祠,看赊店古镇,游月季大观园和艾草小镇,登临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共同体验南阳发展的律动,见证南阳前行的力量,感受南阳逐梦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铿锵足迹,把南阳动人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一花一草”惹得游人不忍归
人间七月芳华盛,一日看尽南阳花。
走进南阳月季大观园、南阳艾草小镇,采风团的记者们不时被眼前妩媚的月季、清香的艾草所陶醉、征服。
从姹紫嫣红的月季园林到艾香飘散的艾草车间,记者们一路走、一路拍、一路记,用心感受南阳之美,用情体验发展节奏。
“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花草产业,让月季和艾草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个标识、一种品牌,以大视野和大手笔全力以赴推动‘一花一草’成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美丽产业和健康产业。”凤凰网河南新闻中心主编陈欣欣说,她看到了一株小小艾草的美丽蝶变。南阳的艾草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艾灸,摇身一变搭上潮流列车,变成了洗护用品、足浴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已成为推动南阳经济发展的一株“仙草”。
产业兴则百业兴。如今的南阳,月季繁盛,艾草葳蕤,百舸争流,人心思进。记者们说,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南阳前行的力量,见证了南阳奋发图强的豪迈脚步。
触摸历史品味楚风汉韵之美
南阳是一座魅力之城,她的美,不仅体现在发展节奏上,更体现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上。
在紫气萦绕的武侯祠、汉阙耸立的医圣祠、精巧厚重的山陕会馆,记者们触摸历史,对话当下,流连忘返。
凤凰网本地化与政务事业部总经理岳明乐说,南阳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现代化的创新活力。南阳是一座值得三顾的城市,更是一个能够阅读的城市,行走南阳,能够读懂历史,可以感悟中华文化的睿智和精深。
“像武侯祠内的岳飞手书碑刻、明清的楹联等,都有着无以言说的历史厚重感,犹如一块历史化石,无需多言,只默默立在那里,本身就是故事。”采风团记者们表示,通过采风,他们对南阳有了更深了解,他们将用心用情讲好南阳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南阳、关注南阳。
礼赞渠首引得天河润泽人间
作为跨世纪的国字号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无疑吸引着采风团记者们更多的目光。
走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保护区,只见这里壑谷深邃,绿意盎然,任白云照影,烟霞出沐。
“好一道人间天河,义无反顾慨然北上,滋润四方。”看到浩大如巨龙般的渠首大坝,记者们纷纷拿出摄像机、相机进行摄像、拍照。
“丹江周边环境清幽,植被保护完好,渠首人民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日报的张雨帆说,渠首人民怀着对家国民族的大爱,义无反地搬迁他乡,用一渠清水浸润着北中国大地的沃野千里,向世界展示着他们的最无私情怀。
采风的记者们说,实地走访渠首让他们记住了那些舍小家为大家、经历了心理和家园艰难搬迁的移民,他们为移民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礼赞。
两天来,采风团的记者们从宛城区、卧龙区,到社旗县、淅川县,用笔尖和镜头记录南阳新的发展故事,描绘南阳充满希望的美好前景。记者们表示,他们将把南阳故事讲得更加温情、生动,传播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