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南阳日报社深化改革三年成效专项研究课题八
作者:  赵倩

南阳日报社“双微”影响力全省“双第一”是如何炼成的

在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以下简称“双微”)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不仅是首屈一指的新闻热搜发源地,更是网络舆论的主阵地。如何在这些主阵地上发挥党媒“主力军”的作用,让主流媒体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响亮,南阳日报社作出了有益探索。

通过聚焦聚力、坚持内容为王、强化用户思维等理念和方法,南阳日报“双微”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全省排名靠前的新媒体矩阵。202277日,河南省委网信办公布的最新的全省网络媒体平台矩阵影响力排行榜,南阳日报社以省辖市影响力第一、全省报业影响力第一的“双第一”佳绩,再次受到全省媒体同行的瞩目、上级领导的肯定。

全省网络媒体平台矩阵影响力排行榜,是河南省省委网信办以双微(微信公众号、微博)传播指数等数据为基础,对全省网络媒体平台矩阵影响力进行的排名,开始于2021年底。“双第一”佳绩,对南阳日报社来说并非首次。在全省网络媒体平台矩阵影响力排行榜上,南阳日报社“双微”媒体矩阵长期占据前三名,多次受到南阳市委书记的批示表扬,南阳市委督查局的通报表扬。

聚焦舆论主阵地,把“双微”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这是2015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殷殷寄望。

媒体融合发展,这是国家战略规划,也是网络时代受众获取信息方式变化给主流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主流媒体不断探索新思路,各类型信息平台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其中,微博开放性的平台架构、迅捷的发布方式和超大的用户基数,改变了以往的信息传播方式,实现了信息的及时分享、快速裂变,已成为最大的舆论发酵地,众多热点新闻、重磅新闻都是在微博平台上率先登上热搜、传遍全网。而微信公众平台由于其开通门槛低、操作便利、受众广泛等特点,借助于微信这一强大的社交工具,很快成为媒体、政府部门、各类机构组织、个人发布信息、提供服务的首选平台,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纵观当下传媒现状,把“两微一端”(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代表无可争议。媒体转型是否成功,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下简称“四力”)是否强大,“双微”传播指数可谓是最直观的说明。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传统媒体,都把“双微”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善弈者谋势。从2019年深度改革以来,南阳日报社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虽然在各个新媒体平台上均开设了官方账号,不断强化矩阵联动,但于此同时,把“双微”发展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重新定位、重塑内容,全力提升新媒体“四力”。截至目前,南阳日报社旗下主要微信公众账号“南阳日报”“南阳网”的粉丝量分别是121万、340万,与2020年相比增长率分别为236%300%,在全省媒体公众号中名列前茅。社属主要微博账号的粉丝量增长率也都超过了100%

在大量粉丝的基础上,“南阳日报”“南阳网”的文章点击量同样步步走高,文章阅读量达到10+的比比皆是,牢牢占据本地舆论的主阵地。

坚持“内容为王” 夯实“双微”发展的基本根基

早在20148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总书记就提出了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思路。

作为信息供应者,新媒体能否长期稳健发展,更为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内容品质要高,即“内容为王”。

如何“重塑内容”?南阳日报社的答案是,在以文字、图片为主的传统“新闻”专业基础上,同时大力发展文字、图片、视频、直播全方位发展的“原创”新媒体作品,坚持“新闻”和“原创”要两手抓,两手硬。

在新闻方面,坚持事实重于流量,所有发布的内容必须要求来源可靠、内容绝对真实且导向正确,坚决避免为了流量而虚构、夸张、似是而非、误导群众,坚决不做“标题党”,保持在受众心中强大的公信力。时效性也是新闻的生命力之一。南阳日报将“快”字进行到底,每逢国家、省、市重要事件,“南阳日报”在本地媒体中长期保持首发优势。在重要时刻,如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2020年初疫情防控、2019年高铁开通等时间段,南阳日报新媒体团队都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几乎每次都是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成了南阳群众了解权威信息的第一选择。

新闻同质化,是当前所有媒体都面临的一大挑战,有价值的信息一经发出,很快就有大量其他账号同步跟进。要想在千篇一律的内容中突出重围,高质量原创内容成为不二法门。在原创方面,近年来,南阳日报社新媒体部门立足地方特色,先后开创了“南阳家乡味儿”、“南阳有画说”“仲景故里话中医”“南阳微新闻”“乡村振兴看南阳”“爱上南阳”等原创栏目。这些原创内容包含漫画、视频、图文等不同表现形式,既达到了形式上的全面开花、喜闻乐见,主题上也紧靠乡村振兴、南阳文化、特色产业、文旅推介等,可以说是叫好又叫座,形成了鲜明的亮点特色。如“南阳家乡味儿”,已经成为众多本地网友的“美食导航”,“南阳有画说”栏目中的南阳四圣抗疫表情包曾登上《人民日报》海外版,一时之间在微信表情包中被广泛使用。而“仲景故里话中医”更是深受老年人和年轻父母的关注。

内容好不好,评价见分晓。为了避免商业味儿,“南阳家乡味儿”栏目每一期聚焦地方特色美食的同时,很少在文中详细表述具体商家信息,但几乎每一期文章后边,都有一串跟评,追问地址电话,或者希望编辑能组织团购。《你躺我也躺,责任谁担当》短视频聚焦“躺平式干部”的现实表现,以短剧形式针砭时弊,受到河南省委网信办阅评组的高度评价。

强化用户思维 保持新媒体持续发展的恒久动力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往往是单链进行,即“记者写什么,报纸发什么”“报纸发什么,读者看什么”,受众的需求和声音往往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但是,新媒体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越来越多,甚至一些用户自身已经成长为“大V”,成为信息传播的源头之一。而新媒体的“四力”要想提升,用户数量是一大关键,粉丝增长成为新媒体持久运营的核心动力。因此,新媒体运营人员必须拥有用户思维,如何在运营中抓住用户的“痛点”、提高“用户黏性”,成为媒体人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2019年起,南阳日报社将“重视受众”提到重要地位,要求新媒体运营人员,必须树立用户思维,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把“用户关心什么?用户需要什么?”当成采访报道、素材选取、作品制作、主题活动开展的指导方针。

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社会各界迫切需要第一手权威信息。“南阳日报”微信、微博等平台工作人员二十四小时值班,总能第一时间将用户想要关注的信息传递出去。在编辑排版方面,要求编辑首先把自己当成读者,制作好的作品先自己在手机上看一遍,最关键的信息是什么?有突出显示吗?字体、字号看起来是不是舒服?除了编辑关,初审、终审人员也要不断研究,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内容和版式,确保让用户在第一时间,以方便、舒服的体验,获取想要的信息。

主题活动同样要首先考虑用户需求。南阳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受众在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为此,运营团队一方面加强重要社会新闻发布速度和质量,确保公信力;另一方面紧盯重大时政主题,开展针对性活动。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后,各单位都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如何检验各单位学习效果、落实情况?考虑到这一问题,“南阳日报”微信运营团队与市直工委联合,制作出系列学习资料,开展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专题学习和网络竞答活动,打造人人都可参与的“沉浸式”线上学习课堂,以赛促学、以学促干。这既体现了党媒的党性,也让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有了更便捷的主题学习抓手。通过这些活动,原有粉丝黏性更强,新的粉丝数量也不断增加。“南阳网”微信公众号结合暑期防溺水教育形势,与市教育部门联合,制作防溺水学习专题,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平台,其经营模式主要是通过持续不断地营造或抢占话题制高点,利用KOL(关键意见领袖)的影响提高流量,来扩大、维持及活跃用户群和提高用户参与度,以吸引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和商业伙伴。南阳日报旗下各微博运营团队针对用户习惯,充分发挥KOL作用,特别重视同粉丝的互动,通过加群讨论、创建话题、加强与其他大号的互动等方式,及时了解受众当下的关注点,将本地新闻与网络热点进行结合,点赞和评论、转发量也都很大,在引领正确舆论方向的同时,扩大了受众面,提高了BCI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时刻把用户放在心上,用户也必然会给你想要的结果。2019年以来,南阳日报旗下双微账号粉丝量全部实现稳步增长,传播指数综合排名长期位居全省报业系统第一、省辖市媒体第一。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新媒发展不进则退。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必须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找出当前面临的症结和困境,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自我加压,克服利益掣肘,改革体制机制,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优化融合路径,持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