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南阳日报社深化改革三年成效研究课题六
作者:  赵倩

南阳日报社深化改革三年成效研究课题六

打造时政报道品牌   提升党媒核心竞争力

——《南阳日报》探索特色办报的路径和启示

 

日报编辑中心

时政报道是地方党报新闻报道最重要的武器,它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引领社会主流舆论导向,记录一个地方的发展历程。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和丰富的时政新闻资源,使党报时政报道具有鲜明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党报的核心竞争力。

南阳日报社自2019年启动全面改革以来,锐意改革、创新突破,盘活时政新闻资源,倾力打造具有“服务大局有力、观点鲜明、时效性强、影响力大”特点的时政品牌,以时政品牌建设提高舆论宣传质量,把党报新闻报道水平提上一个新台阶。

 

南阳日报时政品牌建设的内涵和特点

时政类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其政治性、导向性强,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时政报道程序化、格式化现象较为普遍,时政新闻随之出现形式呆板、内容空洞等问题,新闻性、可读性不强。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发挥党媒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就必须加强时政品牌建设,让时政新闻创新出彩,深入人心。

品牌建设,意味着提高新闻质量、提升新闻价值、增强读者品牌认同;品牌建设的好坏,关乎党媒新闻质量高低和综合竞争力、影响力的强弱。南阳日报时政品牌,经过3年多的建设,已具有“服务大局有力、观点鲜明、时效性强、影响力大”四个特点,展露出强大的新闻影响力。

——服务大局有力。南阳日报社坚持党媒姓党,学深吃透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理解好和把握准大局大势、中心工作,做好新闻宣传、舆论引导。3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会”报道上,时刻坚持“讲政治”第一原则,今年325日省委宣传部发文对南阳日报的典型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观点鲜明。南阳日报时政报道品牌的最大优势是具备高水准的理论创作队伍,最大亮点是报纸理论性强、思辨性强,对中心工作精髓把握得准、吃得透,创作的大型政论文章和系列评论文章胸怀大局,把握大势,体现了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和时代温度。

——时效性强。南阳日报社把时效性看作新闻的生命,利用全媒体融合发展优势,在抗击疫情、城市提质、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快人一步迅速传达党和政府的权威消息,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切事项,很好地起到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

——影响力大。南阳日报社在全媒体融合发展中,构建了三家纸媒、学习强国平台和“五台一网”强大媒体矩阵,为时政报道传播拓展了广阔渠道,在报纸端、网络端和移动端展现出党媒的强大影响力。

南阳日报时政品牌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增强了党媒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提升了党报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小标)南阳日报时政品牌建设的形成路径

一个品牌的形成,都是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自己,从而得到广泛的认可。3年来,南阳日报社注重创新运用现代新闻表现手段的“十八般武艺”,从高度、深度、温度、广度等方面增加时政品牌的含金量,增强舆论引导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提升策划水平,延伸时政新闻影响力。策划水平最见媒体功底,往往呈现出大逻辑、硬道理、大成就和大作为的特征,主题突出、新闻性强,是党媒高度、广度、深度、力度的具体体现,是舆论重器,是时政报道的“魂”,也是报纸版面中分量最重、“颜值”最高的部分。作为党媒,谋划好、做好时政新闻策划,正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体现和责任担当。南阳日报社高度重视做好时政新闻“后半篇文章”,从一篇到多篇,从消息扩展到评论、通讯、深度报道,多体裁多形式展开集中战役式报道,以精心策划把时政新闻报道做深、做厚。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的新闻报道中,南阳日报社在做好常规报道的同时,从近、中、远期着眼,精心组织策划,一方面推出专版、特刊,一方面派出重点报道组对总书记走过的地方一一回访,深度挖掘背后的故事,推出多篇深度报道,多维度呈现南阳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前进的决心与行动。这场重大时政新闻报道战役,主题重大、采访深入、持续时间长、角度新颖、版式美观,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增强评论文章,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党媒姓党,关键时刻必须勇敢出列,激浊扬清,明辨是非,凝聚人心,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评论文章就恰恰是进行直接舆论引导的有力武器。南阳日报社充分发挥理论水平深厚的优势,在重大时政报道中做足评论文章。打造现代化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是去年以来南阳重要的时政新闻之一,南阳日报以《崛起,南阳!》系列大型评论文章起势,先后推出了“建设副中心 我们怎么干”系列评论、“观念能力作风建设”系列评论、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评论,立意鲜明,说理透彻,犀利精悍,树发展坐标、发时代之声,发挥媒体助政作用,为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市委主要领导对南阳日报社的评论文章作出批示,称赞“抓到了点子上,很好”。

全媒体联动,扩大时政报道受众面。在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南阳日报社一直注重运用全媒体技术,创新时政报道的形式。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移动直播平台、云平台等新的传播平台,采取微视频、微电影、微动漫等各种微传播形式,推出直播态新闻、H5、无人机航拍等全息化、可视化及沉浸式、交互式的新闻产品,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丰富传播样式,给受众带来新体验,进一步增强时政新闻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在“春涌南阳”系列报道中,一方面采取图文结合的深度报道形式,在报纸上掀起项目建设宣传热潮,一方面利用视频直播形式,增加新闻的直观性、互动性。在南阳“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纸媒新媒联动,掀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攻势,尤其是政务新媒台创作的短视频《“躺平式”干部这么躺,你不下岗谁下岗》,受到了省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

着眼有温度接地气,彰显时政品牌的民本情怀。南阳日报社在时政报道品牌建设中,注重以小见大,从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从接地气、贴近群众的报道中体现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宣传报道中,南阳日报社着眼有温度接地气,敏锐地捕捉到市委书记朱是西在大会上的“七问”,以此作为破题之笔,抓住亮点开篇布局,组织策划了“七问”“七谈”“七变”系列报道,组织了“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专访”,着重处理了市委书记给企业家送上感谢信速写、市委书记关爱企业家侧记等,开设了征文活动与群众互动,贴近群众接地气,用小事例说明大道理,用小事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小事例去表现重大主题,深受市委领导和读者好评。今年425日,市委书记朱是西对《南阳日报》报道《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作出批示,表示肯定。

三度改版,带动时政报道内容和形式上的全面更新提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办报方向不动摇,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策划制胜的办报理念不动摇,以“重”“深”“活”“融”为特色,做优做强报纸,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更好地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南阳日报时政品牌,经过不断在实践中打磨,已成为南阳日报社的拳头产品,多次受到市委领导的通报表扬,为《南阳日报》获评精品报纸奠定坚实基础。

 

(小标)南阳日报时政品牌的启示意义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时政品牌是地方党报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依靠,是增强党报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3年来,如何通过打造时政品牌做好主流舆论引领者,南阳日报社有着深刻的认识。

——要把打造时政品牌作为报社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层次、全方位支持品牌建设。报社党委高度重视。经常听取专题工作汇报,召开业务探讨会,对时政报道提出指导性意见。党委主要负责人时时关注时政报道的动向,总结经验教训,召开揭短亮丑会,借点评提高报社业务部门对时政新闻的把控能力。

——要把精干力量、优秀人才集中时政新闻攻坚上,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南阳日报社成立时政报道组,为做好报道提供强势支持。时政报道组以报社分管领导任组长,业务科室主任为骨干,集合优秀的前线记者、后方编辑和新媒体工作者,分为文字、摄影、评论、新媒体等多个小组,形成“文字+图片+视频”的立体报道阵容,集中优势兵力,打赢打好时政报道攻坚战。

——要以“内容为王”,打造时政报道精品,把高品质生产贯穿采编播全流程。树立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报道,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热诚关注基层、关切民生,做接地气、亲近人、感动人的报道;重视评论文章的号召力、影响力,勇于激浊扬清,明辨是非,凝聚人心,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加强策划,深耕细作时政新闻,把新闻的影响力延伸开来,体现出党媒高度、广度、深度、力度。

——加强全媒联动,由“一张纸”到“多平台”,推动媒体融合内容再造、流程再造和渠道再造,实现时政新闻的多平台推送和影响力的多终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