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亲人离散42年,方城男子凭依稀记忆寻找儿时的家
爸妈姐姐,你们在哪里?
曹玉成求助肖振宇寻亲工作室。
“记忆中家里是青砖瓦房,门口有片竹林,家中有父母还有三个姐姐,离家不远的地方有条大江,有很大的船,可以摆渡汽车过河……”7月4日,南阳微警局肖振宇寻亲工作室,来自方城县拐河镇的曹玉成反复回忆小时候家的样子,只是他不记得自己到底是哪里人,哪年出生,更记不清家人的名字。到方城这个家42年,他始终没忘记在遥远的某个地方,有他的家,有他的父母亲人。
一次外出, 与亲人失散42年
按身份证上的年龄,曹玉成1973年生,今年49岁。他说,这个出生日期是养父告诉他的,并不是自己的真实出生日期。他是跟着一个陌生男人来到千里之外的养父家,来的时候是外地口音,养父也听不懂他说的话。
曹玉成记得,42年前的一天,三姐去上学,他便跟着一起。那是再寻常不过的一次外出。那时候父母和大姐忙着挣工分,二姐和三姐都在上学,没上学的他多数时候由二姐带,像这样跟着两个姐姐去学校也不是第一次。那天,三姐在教室里上课,他就在学校附近玩耍。后来跑到了镇上,迷迷糊糊坐上了一辆车。途中他遇到一个陌生男人,被带到南阳方城。
养父兄弟二人,因为家里穷,一直都是单身。“养父当时应该是不想收养我,那个男人说我奶奶眼睛瞎了,母亲不在了,想找个好心人收养孩子。”曹玉成说,这都是养父后来告诉他的,他也向养父澄清过,那个男人说的是假话,他想回家,虽然养父也同意他找家,可是他自己不知道家在哪儿,也没人告诉他该到哪里找家。
多年寻亲,再难也想找到家
初见曹玉成,他斜视明显,查看手机信息需要把眼睛贴到屏幕上。原来曹玉成小时候视力就有问题,养父将他送到学校上了不到一年学,就因为视力问题辍学。长大后视力愈来愈差,生活都成问题,曹玉成当过建筑工人、铁厂工人,但是因视力不行,考虑到他的安全,没人敢雇他。
1994年养父去世,养父的弟弟照顾曹玉成到2008年也去世了。刚开始曹玉成的眼睛视力还没有那么差,能简单种点地。
2013年,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帮助,曹玉成和村上一批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可是他本人因为眼疾没人愿意雇他。2014年,曹玉成来到南阳苦学盲人按摩手艺。现在曹玉成在方城县城区找到了一份工作,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可是自己的家庭情况和身体情况导致他年近半百也未娶妻。“现在就想找到家,找到我的父母亲人。”曹玉成说。
求助警方,盼圆42载寻亲梦
如今曹玉成凭自己的努力有了稳定的收入,他为自己买了一部手机,这也让他的社交广泛起来,一位微信好友听说他的身世后,指引他到南阳市公安局找肖振宇寻亲工作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曹玉成来到了南阳市公安局。
“从2000年开始,我就一直想找家,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找,更不知道可以求助公安机关。最主要是我想不起父母的名字,只知道有三个姐姐,其中二姐照顾我最多,记得我叫刘太娃(音),还有一个名字好像是叫刘春(翠)香,可能是我姐姐的名字,也可能不是。我的家乡种水稻和棉花比较多,很少吃面,感觉有吃不完的粮食。”在肖振宇寻亲工作室,曹玉成努力回忆着记忆中家的样子。
肖振宇对曹玉成讲述的情况进行认真登记,通过曹玉成描述的小时候的家乡方言、农作物,初步判断他很可能是四川人,但是曹玉成提供的一些关键信息比如家乡名字、亲人名字,未查到符合条件的信息。肖振宇帮曹玉成采集了血样,助他寻亲。肖振宇也希望媒体能给予帮助,尽早帮他实现愿望。(全媒体记者 徐蕾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7月4日起 南阳市5条公交线路有调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