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仁心妙手抚平伤痕 ——记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毕晓东
作者:  李佩佩 谢康

劳动者之歌


用仁心妙手抚平伤痕

——记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毕晓东

全媒体记者李佩佩  谢康

 

 人们常用“疥癣之疾”“附赘县疣”来形容无足轻重的小病或者多余的东西,殊不知还有一句“疥癣之疾终成肘腋之患”,小病也会发展成大病,更别提皮肤疾病给人带来的长期痛苦了。

 作为南阳第一个皮肤科专业研究生,也是河南省皮肤科界唯一拥有中医、西医双重执业医师资质、国外行医资质和高级美容师资质的临床医生,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毕晓东情牵患者健康,不断钻研新技术,从事医务临床工作33年,以满腔的热情和高超的医术,为无数皮肤病及疑难杂症患者解除了病痛,今年5月1日,他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

 

“妙手回春术有神”

早上7时30分,一般人还在吃着早餐、赶往工作单位的时候,毕晓东像往常一样,已经步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

换好衣服,组织晨会,晨会结束就马上查房,“盯病房”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他要利用这一两个小时把病人的每天的病情、生活情况掌握一遍。

10时左右,毕晓东又急匆匆赶往诊室,门口已排起了长队,患者们在等待着毕晓东的到来。一坐下,他就亲切地询问患者的病情,并认真地开着处方。

瘙痒、疼痛、烧灼及麻木感……无论是真菌性感染,还是过敏性皮炎,皮肤病给人们造成了极大困扰。毕晓东总是想方设法为病患解决困难。来自桐柏农村的姚金群患有“大疱性类天疱疮”,病情复杂易反复,这次是第三次住院了,毕晓东针对她的病情,制定了中西结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但所要负担的治疗费也多,面对患者的困难,毕晓东带头发起了为患者捐款行动,值班的医务人员第一时间给患者续充了住院费用并进病房送给患者,同时在衣食住行上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予以最大程度的费用减免。

妙手回春术有神,沉疴解去护精习。2007年,毕晓东以高级医学专家身份赴非洲参加援助工作,在国外行医期间,曾冒着生命危险采集样本、发放药品、救治患者,深受当地人民欢迎,并受到当地政要的接见和赞扬。

 

“一个人带动一群医生”

 “医无止境,精益求精”,这是毕晓东的的座右铭。

  他擅长用中西医结合解决多种皮肤常见病和疑难杂症,为提高全市皮肤病治疗水平,加快相关学科建设,2008年他调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后,便着手创立了该院皮肤科,从1个人发展至现在20多个工作人员,拥有价值800多万元的先进设备。

 随着科室的不断发展,广大患者的信任度日益增加,皮肤科门诊量呈井喷式增长,目前在全省皮肤专业,毕晓东的预约挂号已排在了第一位。

 不仅加快科室科学发展,实现软硬设施的现代化,毕晓冬始终站在医学发展前沿,持续追踪最新动态。为了更好地掌握过硬的医技本领,他先后到武汉、上海、郑州等地医院进修学习,始终站在医学发展前沿,率先在我省、我市开展了多项先进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填补了我市乃至我省的医疗空白。在不断提升业务技术的同时,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广大患者服务,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干自己喜爱的事并不感到累”

 作为近在咫尺的同事,市一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陈日新见证着毕晓东极富工作热情的“拼命三郎”劲头:每天的门诊量巨大,病人基本都是“里三层外三层”,中午基本上都是坐诊到1-2点才下班,匆匆吃口饭,下午又继续坐诊,基本都是到晚上8-9点,更有甚者到半夜12点,“自从认识他,从来没有看到他正常时间下过班,繁忙的工作强度使他曾累晕在门诊室,身体稍有恢复,又返回工作岗位继续为患者服务”。

 能对高强度的工作甘之如饴,正如毕晓东所说,“干自己喜爱的事并不感到累”。对工作的强烈兴趣,让他把为患者解除病痛当作乐趣,更是他不停钻研和吸收新知识,力求精益求精的动力所在。毕晓东不仅业务熟练、学贯中西,而且知识渊博,拿到了大学英语六级、CET口语B级、公共等级英语三级、全国计算机VF二级等证书。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毕晓东带领科室不断开展新业务,市一院皮肤科先后创建成为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诊疗中心、一带一路皮肤病学专科联盟单位等十多项荣誉单位。他主持完成的两项重要科研成果均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主持及参与完成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等奖四项;此外还撰写论文40余篇,获得河南省科技二等奖一项、国家实用型专利一项。他本人也先后荣获“南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南阳市劳动模范”、“南阳市拔尖人才”、“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十佳医务工作者”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