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医生李爱民 为社区居民义诊二十多年—— “只要大家都健健康康的,我做的事情就有意义”
作者:  王延娟

八旬医生李爱民 为社区居民义诊二十多年——

“只要大家都健健康康的,我做的事有意义

 

本报记者 王延娟 /

 

一张长桌,一个老式血压计,几位老人排着队向一位退休医生咨询……在卧龙区车站街道二十八将巷一个家属院内,经常会看到这样一道特殊的“风景”。

 

这位医生,名叫李爱民。今年已经81岁,但是精神矍铄,思路清晰退休后,他每天坚持为社区的邻居们免费测量血压、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如今已经20多年了。

 

坚守座右铭

开药总想着为患者省钱

 

“高压180,低压110,老鲁,你这高压可有点高啊,天热你一定要注意好,晚上再来找我量一下。”昨天,记者见到李爱民医生时,他正手持听诊器在为社区一位老邻居量血压。

 

李爱民的家在一楼,带一个小院子,院内种满了品种各异的花,高低错落地摆放着,长势都很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爱花之人。

 

“当了几十年医生,我曾到很多地方学习过各种中西医知识,来找我看病的多是熟人,或者熟人介绍的。退休后,我空闲的时间多了,就想着尽自己所能为社区的居民们做点事,不浪费毕生积累的医学经验。”李爱民说,每天上午,他会在八一路的纺织站卫生所坐诊,中午下班回家后,看看书、学习些新的医疗知识,晚上为社区的老人们量血压,大家有什么健康方面的疑问,也可以随时来找他咨询。

 

“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这是著名的白求恩医生曾发表过的一段话,也是李爱民职业生涯的座右铭。能用便宜的药给病人治好他从不用贵的药,每张处方上开的中西医药价格全都低于国家规定的价格,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20199月的一天,李爱民下班骑着自行车回家,结果因下雨路滑不慎摔倒,小腿粉碎性骨折。家人立马将他送至附近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后打开手机,就一直有病人打电话进来想找他看病。他常常忍着剧痛,给患者讲述病情和治疗办法,后来,实在是放心不下这些病人,也不想长时间住院占用医疗资源,术后仅四天,李爱民就强烈要求出院。“我自己就是医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而且手术做得很成功,出院回家照样能恢复得很好。”李爱民说。

 

出院当天,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就让家人带着来李爱民家找他看病,老太太说自己先是跑到他住院的医院去找他,发现他出院了,这才又找到家里来,表示自己的病找了好几个医生看都不行,只有李医生能药到病除,而且价格便宜。

 

当时的李爱民,立马就让家人给他扶起来为老太太诊脉,还逗着老太太笑,试图缓解她患病的不适。其实,他自己也是个病人,脚肿得跟馒头一样。“作为一名医生,我最开心的事,就是把病人的病看好,自己辛苦点没什么。”李爱民说。

 

坚持义诊

没有报酬也乐此不疲

 

到了晚上7点左右,李爱民家就开始热闹起来。社区的老邻居们会不约而同的到他家来,量量血压,听他讲讲健康知识。二十多年的免费义诊,让他对社区里的老人们健康状况如数家珍,谁的血压高,谁的血糖高,他记得一清二楚,每次诊断完他都要再三叮嘱大家注意身体,遇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他就带着血压计上门去测量。有一分光就发一分热,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连续多年免费为社区居民服务,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医生有一副热心肠,给我们量了很多年的血压,平常也很关心我们的身体,我们都很信任他,平时有啥头疼脑热,就愿意找他看,药到病除老邻居鲁先生说,对于医生多年的义诊,大家都感到非常温暖和舒心。

面对称赞,李爱民谦虚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对我来说,这都是举手之劳而且我是个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国家的好政策让我学习到了这么多医疗知识,我非常愿意用这些知识为国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只要大家都健健康康的,我就觉得我做的事情有意义。

 

 

微信图片_20220623165445.jpg微信图片_20220623165456.jpg为邻居量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