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公里的宛渝奔波,一天多的日夜连轴采访,持续35小时的直播,引来84万余名网友围观—— 南阳日报社郑渝高铁首发采访团好评如潮
作者:  于欢

1000多公里的宛渝奔波,一天多的日夜连轴采访,持续30余小时的直播,引来84万余名网友围观——

南阳日报社郑渝高铁首发采访团好评如潮


本报记者 于欢


1000多公里的宛渝奔波,一天多的日夜连轴采访,持续30余小时的图文直播报道,引来84万余名网友通过现场云观看直播……

6月20日至21日,南阳日报社郑渝高铁首发采访团搭乘高铁往返两地,以小切口、大叙事的特别直播充分展示了南阳与重庆两座千年古城璀璨的人文历史与亮眼的发展现状。期间,分别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发表图文新闻报道累计20篇,先后发布图文、短视频消息共112条。此外通过南阳日报社各下属新媒体平台推送消息的215篇,博得高达600万人次的浏览量。

耀眼的数据,彰显了城市同心同德向上的凝聚力;数据的背后,是采访团12名成员希望用新闻的力量,为宛渝若比邻、携手共赢发展的明天加油蓄力。


数据说话

84万余名网友持续围观

从6月20日上午出发的一刻起,采访团同步开始全程直播报道《郑渝高铁首发,南阳日报记者带您沿线游》。一条条图文、短视频报道就迅速出现在新华社现场云的直播平台上。84万余名网友通过直播,跟记者们一起“登上”列车、“抵达”重庆,饱览山城美景。

列车都经过哪些站点,沿途有什么美丽风景?首次乘坐郑渝高铁的乘客有什么感受?全媒体记者在出发前做好功课的同时,采访列车上的人大代表、在南阳经商的重庆人、去重庆旅游的南阳人……大家通过镜头,纷纷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直观的感受更带动了广大网友的参与热情,大家纷纷在直播中留言:“蜀道不难,一日往返。乐享生活,饮水思源。”“至此宛渝若比邻,精彩双城记已上演。”“一车飞架豫渝,出行难变通途!”……

列车上,记者们有的拍照、有的拍视频、有的写稿,一条条信息回传后方编辑;报社里,编辑们第一时间编辑视频、编审稿件,通过全媒体指挥中心,迅速发布在现场云、客户端、微博、视频号、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

从出发到返程,直播持续35小时,共有84.85万人次通过现场云观看直播。这也充分向受众展现了南阳日报社新媒体矩阵强大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新闻背后

与时间赛跑的新闻产品制作

发往重庆的G3421以及返程的G3406车组均给予采访团最高的礼遇——“除了驾驶室和厨房外,其他场所可自由采访出行”。

“不仅媒体关注、市民期待,我们车组也是非常高兴,高铁拉近了河南与外界的距离,也为南阳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作为河南人由衷感到振奋!”26岁的G3406列车长温柔一席话足以道出所有人的心声和期盼。

的确,谁人不愿家乡好呢!

不管是出门探亲、还是来宛办事,在平稳的车厢内,在灯火阑珊的山城璀璨夜色中,众人喜悦且期盼的众生美好相,被采访团一一幸福定格。那一慕幕看似平常的画面,却是南阳经济腾发的源泉所在——唯有人、才、智的不断交流互动,发展才能持续不断。

这些向上的力量需要尽快传播!

于是,在深夜11时的重庆解放碑附近,我们的视频小分队仍在抓紧时间拍摄美景;在凌晨1时的宾馆房间内,我们的文字记者仍在精心揣摩着稿件的每一个细节;在凌晨3时的重庆市骨科医院核酸检监测点,为了不被白天的采访任务而耽误返程时间,全体采访团成员连夜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赶往附近医院的检测点检测……

“现如今南阳的工作状态就是这样,所有人都在为了南阳的腾飞而努力工作。”当重庆市河南南阳商会会长王闯听闻记者的答复后,连连称赞:“家乡的改变令我们惊讶,有这样的工作氛围和热情,南阳发展指日可待,我们得赶紧回家好好看一看了……”

“总是有一些朋友调侃,羡慕我们坐着高铁去吃了顿火锅。”这是采访团所有成员经常收到的私信内容。

其实,不然!

35小时的直播,我们一直坚守在路上忙碌采访。

我们想用镜头与笔记录着林林种种的美好,让城市尽快适应快捷高铁所带来的空间与时间的变化。只有改变了固步自封的观念,才能开拓进取,去触摸那曾经遥不可及的星辰大海。


好评如潮

本报活动众人称赞

直到6月21日下午6时20分,随着G3406停靠在南阳高铁东站,持续了35个小时的南阳日报社郑渝高铁首发采访团特别直播活动完美结束。疲惫感迅速包围着采访团成员。虽然很累,但当大家回顾留言评论区时,顿时满足、成就感十足——

市文联副主席杜思高在本报新闻作品下点赞评论:“作为地方的每个部门,都应向南阳日报学习提升,改变观念,这个时代,不应傲慢,更不能固步自封!”

“不管是南阳人还是在宛外地人,当大家都在夸南阳好的时候,这是南阳城的福气与机遇,感谢郑渝高铁的通车,让宛渝若邻,迎来发展机遇!”直播里所呈现的各受访者意气风发的镜头,同样也感染这镜头前的众网友们,这名“卧龙闲人”网友的如此如此评论获赞颇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群众满意,就是新闻人的初心所在。

编后:

用一首这样浪漫开唱的歌来为回眸收尾吧:“时间太忙,爱得太晚……”

希望平凡的我们能将快乐酿成习惯,在高速变化的当下,去享受、去拥抱变革,让自己的人生如疾驰的郑渝高铁一般,加速爬升,跨越千山万水,驶入美好目的地。

微信图片_20220622221601.jpg





 记者张玲 摄 


微信图片_20220622203442.jpg记录幸福瞬间




旅客上车

223.jpg

南阳日报采访团抵达重庆

记者随车采访

现场直播

温情服务

定格窗外美景

旅客进站

准备可口饭菜

125.jpg

服务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