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敲定
第一批次志愿17选2,新增7所完全学校高中部招生
国际班面向本市招生
今年,国际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属于提前批次,主要面向全市招生,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填报。
坚持属地招生原则
今年,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坚持属地招生原则”。除可面向全市招生的提前批次外,所有普通高中一律不得跨县招生,民办高中纳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中招政策性照顾对象有增有减
今年,中招照顾对象在军人子女考生加分一项,增加“一级至四级残疾退役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按照民政部、教育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的通知(民发〔2004〕第192号)要求执行”的表述。同时,“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专家人才特别是医疗卫生工作者子女中考加分政策”,今年从省教育厅中招政策性加分对象中去除。
提前批次新增体育艺术特长生批次
今年,中心城区和部分县提前批次新增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考生需提前进行专业测试合格方能填报。
填报志愿有技巧
考生可同时兼报各类志愿
省提前批次:全市考生可选报每批次的任一类别一所志愿学校。
2.市提前批次:提前第一批次,全市考生可选报一个志愿学校。提前第二批次(特长生志愿),特长生专业测试合格的考生,可以填报一所志愿学校(不得超出参加专业测试的高中学校招生范围)。
3.中心城区志愿批次(县志愿批由县教体局按要求组织填报):第一批次志愿,考生可在17所招生学校中同时选报第一、第二两个志愿学校,且两个志愿学校不能为同一所学校。第二批次志愿,考生可在11所招生学校中选报一个志愿学校。第三批次志愿,考生可在20所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中选报一个志愿学校。考生报考第一批次志愿学校时,必须在“是否同意调剂”一栏填写自己的意见。
省提前批、市提前批、中心城区志愿批(县志愿批),考生可同时兼报。前一批次已被录取,不再参与下一批次投档。
市二中新生将在三全校区就读
1.面向全市的提前批次国际班收费标准分别为:市一中中西国际班收费每生每年3万元、市一中中加国际班每生每年3万元,市二中中日国际班每生每年2万元,西峡一高中西国际班每生每年1.5万元;
温馨提醒中招生,在填报志愿时,不妨参考往年录取分数和一模分数,来考虑两个志愿如何报。因为今年计划变动不大,考生报志愿更有依据,主要看本校往年考上某高中人数,只要自己排名在里边,就会更有把握!所以一模位次参考意义更大。
至18日为填报志愿时间
全市中招考生可在至18日内凭本人中招准考证号和密码,登录“省中招平台(zk.haedu.gov.cn)”填报志愿。逾期网络系统自动关闭。提醒中心城区考生,填报第一批次两个志愿时,第一志愿冲一冲,第二志愿保一保。
录取有原则
分配生录取: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时先录分配生;分配生最低录取线控制在统招录取线下20分以内。中心城区分配生录取,只针对报考第一批次市一中、市五中、市二中、市八中的第一志愿和第二批次市十中、市十一中志愿。
特长生录取:经专业测试合格的考生,可以报考特长生提前批次志愿。专业测试合格的考生,按照中招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不得低于全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计划录满即止,中招总成绩并列的全部录取;录不满的,特长生计划转入统招计划,不再补录。特长生志愿录取后,不再参加当地下一批次志愿学校的录取。
示范性普通高中先录分配生、再录统招生
省、市提前批次先录取,7月15日结束。
第一批次:县志愿批次录取由各县教体局按照志愿方案组织进行。
中心城区实行分学校划线、同批次进行、一次性录取的办法实施。录取考生时按照第一、第二志愿的顺序进行,若考生达到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分数线,则不考虑第二志愿学校;若达不到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分数线,则参加第二志愿学校的录取,录取时按照分数由高到低统一排序,择优录取。若考生达到第一批次志愿学校分数而未被录取的考生,由市教育局招生录取部门按考生“是否同意调剂”意见,调剂到第一批次录取缺额学校。一经调剂,不再调录。若考生达不到第一批次志愿学校录取分数,可参加第二批次志愿学校录取。
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先录分配生、再录统招生。7月26日前第一批次录取结束。8月20前全部录取批次结束。
按照省教育厅规定,未经网上统一录取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普通高中学籍;考生在网上录取后未按规定时间报到,视为主动放弃普通高中录取和学业资格,省内所有普通高中一律不能再次录取和注册。
提前批宏志班的招生对象为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城市和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