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南阳“金字招牌”
杨青晓
日前,有两个好消息振奋人心。一个是我市出台《南阳市2022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另一个是我市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正式上线。
营商环境是什么?有人说营商环境是“水”,水美则鱼肥;也有人说营商环境是“土”,土沃则稻香。这些都生动形象地说出了营商环境对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世界银行早先发布的一项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 0.36%。可见,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经济活力的大小、招商引资的多寡。
毋庸讳言,自去年以来,南阳营商环境有了飞速提升。特别是在去年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市委书记朱是西直击灵魂的“七问”,振聋发聩,直击南阳痛点。自此,南阳直面短板,从思想观念到机制、体制和行动上,全方位迈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奋起直追之路。
一方面,全力打造廉洁高效、法治诚信、办事不求人的政务环境。通过数字赋能推动我市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民化水平,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模式”,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政务服务改革市级大厅“综合窗口”运行试点,1834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宛快办”APP荣获中国城市APP综合示范奖。如今,企业和市民办事更方便了,既可以去大厅快捷办,又可以在网上随时办,还可以在家门口就近办,更重要的是,不用再“找熟人”就把事办成了。
与此同时,在全社会倡树“企业至上”理念,当好“金牌店小二”,服务发展大局。我市设立“企业家节”,将每月16日定为“企业服务日”,建立企业家“畅聊早餐会”制度,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优环境。2021年全国261个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我市连续8个月位居全国前50名,全省第一。
如今,我市启动优化营商环境3.0版升级行动,全面对标国内一流城市,从31个指标领域,逐条逐项找差距、补短板、提标准,提出70条305项具体举措,努力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而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的上线,则为企业开通了反映问题的直通车,可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我市是动了真格,下了真功。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没有“旁观者”,大家都是“局中人”。如今,“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已在全市干部群众中深植于心、付之于行。相信不久的将来,南阳必将因营商环境的大提升而带来更大改变,而南阳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必将更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