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减负” 幸福加码
作者:  陈向阳

(锐评稿)

为爱“减负” 幸福加码

陈向阳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载入《诗经》里的这句承诺,历经两千五百多年风雨,至今在耳,久久回荡。

     作为连接“恋爱”与“婚姻”的标志性仪式,“婚礼”承载着“将爱情进行到底”的转折意义。如何延续婚前谈情说爱的甜蜜,怎样践行婚后相濡以沫的责任,需要正确价值观、婚恋观的支撑和引领。

近年来,一些地方居高不下的彩礼、婚宴大操大办、低俗婚闹及水涨船高的婚礼随份等屡屡被吐槽埋怨,人们对此深恶痛绝。婚姻被贴上价签,感情和幸福得以售卖,衡量标准就是钱。不仅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生活负担,也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如何移风易俗,改变婚嫁陋习,真正为爱“减负”成为社会一致的呼声。近日,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妇联向全市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婚俗改革倡议,倡导文明婚俗,弘扬时代新风。

彩礼居高不下多年来饱受诟病。此陋习难治是因它披了一层民俗的外衣,伪装得很好,将敛财的手段隐藏在风俗习惯的外表下,一时畅通无阻。而且因为人情往来与攀比心理的存在,让这样的恶俗愈演愈烈,产生越来越大的破坏力和裹挟力。要扭转这种局面,个体的力量相对单薄,需要形成整个社会比较统一的氛围和采取比较一致的行动。

另一个难点则是它介于法律和公序良俗之间的灰色地带,法律管不到,公序良俗想管又力不从心。大家明智不合理,但它却是一条“礼尚往来”、循环往复的利益链条,似乎又拿它没有办法。我市三部门联合发出婚俗改革倡议,就是想借助外力的介入,改变这种恶性循环,从倡导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现代婚俗礼仪入手,探索建立婚俗改革长效机制,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构建简约适度的婚俗新风,传递健康正确的婚姻价值观,传承良好的家风家教,引导社会风气的好转,逐步实现化风成俗。

众所周知,婚俗陋习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摒弃根治也非一日之功。婚俗改革重在纠偏颇、除陋习、树新风,让爱情回归本心,让婚姻回归本质。只要我们理直气壮地摒弃扭曲的彩礼观,持之以恒地倡导文明节俭的婚礼观,实实在在地从观念上祛除陋习,让爱情婚姻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天价彩礼才会日渐式微。

爱情是什么,婚姻殿堂的神圣有几何?这是每个人、每代人都必须回答的人生永恒话题。为爱“减负”,为年轻人“减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如果一个年轻的、新组建的家庭刚刚起步就已背上沉重负担,可想而知,他们有多少信心面对接踵而至的生育、子女教育的压力。这种状况需要得到改变,搬掉天价彩礼这座负担,就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