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枇杷黄似橘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五月枇杷黄似橘
作者:  易佰福

image.png


  初夏时节,树上的枇杷果实熟了,诱人的橘黄让人忍不住采摘品尝。五月枇杷黄似橘!早在汉唐,文人雅士就为枇杷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唐代柳宗元的“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宋代戴复古的“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都赞扬了枇杷的美。明代沈周:“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渍渍。从今抵鹊何消玉,更有锡浆沁齿寒。”更生动描绘了枇杷的可口酸甜。


image.png


  夏天来临,各种夏令水果相继成熟,正是人们大饱口福的好时节。我们就循着古诗的意境,来品味应季瓜果的甜蜜和鲜美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通过农家田园初夏的静美,呈现了梅子杏子的肥美。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更是将梅子黄时当作初夏的标志。


image.png


  在南方,樱桃、芭蕉、荔枝是初夏的符号。“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展现的是一种南方初夏之美。“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代杨万里的这首《闲居初夏午睡起》,写的是夏日的悠闲与恬淡。而苏轼的《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是一口气写出了南方的三种水果,尤将荔枝的鲜美呈现得淋漓尽致。


image.png


  夏天最盼的,就是西瓜新鲜上市。而古诗中的瓜田风情,却能给人带来对农事和田园的无尽遐想。“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的这首诗,呈现的是种瓜得瓜的田园风景画。古人如何吃西瓜,宋代文天祥的《西瓜诗》:“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消烟火气,入齿便有冰雪声”,端的是一种透齿的爽快凛冽。


image.png


  炎热夏季,吃冷面,成为千百年来的酷夏饮食智慧。唐代杜甫的《槐叶冷淘》就有:“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的描述。可见夏天吃凉面自古有之。在我们南阳,蒜汁凉捞面是夏季面食一景。凉捞面要想改改口味,老魏的易佰福牛肉酱可是最好的“浇头”。想吃荤浇上易佰福牛肉酱,想吃素浇上易佰福辣椒酱。易佰福黄牛肉酱系列品种多样、荤素兼具、口味齐全,让你的捞面条变的简单而又别致。


image.png


  老魏出身御厨世家,是赊店魏氏牛肉酱传承人。他的易佰福牛肉酱系列,是“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时也是省商务厅授予的“河南老字号”品牌。产品线包括易佰福黄牛肉酱、鲜椒牛肉酱、香菇牛肉酱、杏鲍菇牛肉酱,鸡肉酱,香菇酱、杏鲍菇酱、辣椒酱,XO干贝酱、油泼辣子等多项品类。可谓应有尽有,是我们夏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提味妙品。


image.png


  老魏的易佰福牛肉酱坚守祖训,在晒酱发酵、牛肉烹煮、调料配方等环节,一直坚持传统手工和祖传秘制,让这一中原酱品穿越百年,依旧保持最初的本真口味。易佰福坚持原产地风味,食材上选取南阳黄牛、西峡香菇、淅川辣椒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让易佰福这一南阳特产,不仅留住了盆地风物的岁月年轮,更承载了饮食文化的中原情怀。(易佰福)


image.png


编辑:王鹏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