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良法善治赋能高质量跨越发展
作者:  日报编辑中心

 

西峡:良法善治赋能高质量跨越发展

 

( 特约记者 范亚康 刘禾)日前,在西峡县阳城镇耀辉冶材有限公司一场特别的“法治体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司法单位、企业业主三方参与,围绕坚持依法行政、优化企业服务的目标,就“政府单位怎么办、党员干部怎么干、企业怎么改”展开深入交流,进一步规范提升行政行为,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

厉行法治可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自2021年8月起,西峡县组织31个律师团队95名律师(公证员)建成法律服务团队,先后举办“法治体检”活动188场,走进基层“把脉问诊”,从法治角度直面问题、直击痛点,积极探索依法治理新路径,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法治政府,使法治成为西峡高质量跨越发展的亮丽底色。

知法学法用法,提升法治素养。该县将《宪法》《民法典》《河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重要法典条例作为全县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程”“必考科目”,通过主题会议、网络学习、行政执法培训活动等多种学习形式,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牢法治思维,掀起学习热潮。数据显示,该县先后有1362名党员干部在河南干部网络学院自学法治课程超过7907人次,1300余名一线执法人员参加了《行政处罚法》、《服务型行政执法》专题培训,组织执法测试、法治比武等活动260余场,80%以上党员干部就“一规划两纲要”开展系统学习,各行政主体自觉成为法治政府建设重要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在强化法治教育的基础上,该县将行政行为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出台完善了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重要事项公示制度、重点工作通报制度、政务信息查询制度,规范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为;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县各行政主体共聘请法律顾问51名,把合法性审查贯穿行政行为全过程。2021年以来,该县先后对121卷行政执法案卷开展评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296件政府文件、决策、规定进行合法性审查,法制审核员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等重大决策会议30余次,为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法律服务。

扛稳法治责任,提升履职效能。3月16日,西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西峡县鸿沣食品有限公司颁发了该县首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自今年1月1日中低风险食品的生产许可审批工作下放县级到首张许可证发放,西峡围绕“接得住、管得好”,组织各级相关单位通过对《食品安全法》等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的学习,为依法行政奠定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工作人员前出一线指导作业,迅速完成“角色”转换,让群众对“放权赋能”改革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以政务公开为抓手,共建良好经济生态。据了解,该系通过省政务服务平台对外公示实现共计9485个,并建成全县政务网络平台,扎实推进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通办”,1790项业务实现网上可查、线上可办,网上办结率100%,政务部门办事所需材料减少30%,时限压缩50%,整体工作效率提高60%,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的政务承诺。

优化法治服务,共建法治西峡。“真是出乎意料,政府对我的意见这么重视,虽然钱不多,但却体现出对群众诉求的尊重,给他们点赞。”曲先生真诚的说。今年3月,曲先生在西峡乘坐出租车,因乘车费比平时多了2元,向交通执法部门电话投诉。问题迅速得到有关部门回应,经过调查,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行政调解室”里,执法人员对曲先生、驾驶员王师傅进行现场调解,对驾驶员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司乘双方达成和解。

合法、合理、合情”,良性的法治服务促成群众、政府共建法治社会的良性互动。为进一步推进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制度和“两轻一免”清单,依法给予群众和企业容错纠错的空间,该县积极推广使用行政指导、行政调解、风险防控等柔性手段,促使行政相对人积极预防、主动纠正违法行为,实现行政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截至目前,西峡村居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100%,累计为群众提供各类专业法律意见941条,代群众起草法律文书133件,提供现场法律服务517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各基层法律服务平台全年接待法律咨询18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54件,挽回经济损失750余万元;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460起,调解成功3402起,调成率达98%,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治政府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顺应时代的一场‘自我革命’。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着力点,继续管好并用好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放活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完善社会这只“自治之手”,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创造更富效率、更加协调、更为规范的政务环境。”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