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孙君庚—— 让世界充满“想念”的味道
作者:  张进朝

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孙君庚——

让世界充满“想念”的味道

    

  

 在南阳,有人把一根面条做到了联合国,做成了一个大产业。这个人就是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君庚。

23年间,他坚守“用心做好一碗面”的初心,将想念食品做成了河南省面制品的一面旗帜,不但站稳南阳市场,而且产品走出国门远销欧美,这个远近闻名的“面条大王”所带领的企业,先后荣获“中国挂面加工企业十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0年度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百强企业”等诸多荣誉。

  不仅如此,想念食品因逆行的大爱,被授予“抗疫先锋模范企业”,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粮食英雄”称号。

 

一根面,成就了世界品牌

 

  1998年,年仅27岁的孙君庚拿出全部身家,承包了他所在的濒临倒闭的面条厂。创业初期,面条厂里仅有两间办公室,员工不到10人。孙君庚意识到,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适逢2000千禧年,孙君庚因时而变,将面条分别以“福、禄、寿、喜”命名,并做成礼盒,取名“千禧面”。这种包装精美的挂面一经上市销量暴增,仅一个季度就卖出了4万多份,总盈利高达到30万元。

    有了本地市场的初步尝试,孙君庚开始把目光聚焦全省。但要从品牌众多的面条市场脱颖而出,谈何容易。为此,孙君庚和团队全方位改善提升面条的品质及口感,凭借着过硬的质量保证和信誉,产品逐渐打开外地市场。

    2008年孙君庚成立了河南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组建了电商团队,2017年在镇平想念食品产业园建设了一个集粮食收储、小麦加工、挂面生产、现代化智能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企业。 2016年春节,想念食品“想念不如见面”温馨朴素的广告词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产品走出国门远销欧美;2017年重阳节,想念食品为近百名长寿老人准备了长达3084.32米的长寿面,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被中央级媒体称为“中国骄傲”;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宣传片《舌尖上的创新——中国面条的情感魅力》,将想念食品作为中国面条的代表向世界进行传播。

 

一面旗,企业的“定海神针”

 

  “企业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常常挂在孙君庚嘴上的这句话,也是想念食品乘风破浪、跨越发展的“定海神针”。

    企业发展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想念食品风风雨雨20余年,有成功也有挫败,在螺旋式上升中尝尽了创业的酸甜苦辣,但党建始终如“定海神针”,让党建与企业发展实现了无缝衔接,更实现了同频共振。目前,中共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下设5个党支部,现有党员70余名,涵盖企业管理人才、生产标兵、技术骨干以及业务精英等多板块先进工作者。

    近年来,想念集团党委精准定位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结合点,总结探索出“一四一”党建工作法,搭建“党员示范岗、党员生产示范线”等平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共同发展,让党的独特优势成为引领企业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党建引领下,想念集团广大员工以党员标准严于律己为,自觉向党学习、向党靠拢、向党看齐,凝聚思想,鼓舞士气,有力推动了集团公司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

 

一份情,回报社会情系民生

 

  “诚信发展、合作共赢、艰苦创业、回报社会。”这是想念食品长期一贯坚持的经营理念。

  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因疫情封城民生物资吃紧。孙君庚亲自带领员工从腊月二十九开始,24小时不间断生产,在春节当天将93.6吨挂面连夜送到武汉,解了燃眉之急,随后共为武汉输送面条7万余吨。

  202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为表彰疫情期间保障粮食供给而贡献力量的代表人物,想念食品董事长孙君庚从成千上万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粮食英雄”荣誉称号。外媒罕见地发声:这一次重新认识了中国。

  2021年郑州疫情、新乡特大暴雨,想念食品第一时间响应,排除万难,携物资连夜抵达内涝较为严重的地区并主动加入到当地的救援行动中,协助转置受困群众;今年3月初,上海疫情突发,形势严峻复杂,民生必需品需求激增,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想念食品第一时间部署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启动应急保供预案,想念红衣勇士迅速集结逆风前行,奔赴上海抗疫一线保障主食物资供应。

让世界充满想念的味道。 想念人将秉持这一企业愿景,发扬“一根面”精神,聚力打造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模式,让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助推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助力我市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特约记者王松林  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