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桑树下”美丽蝶变口袋公园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桑树下”美丽蝶变口袋公园
作者:  魏子雅

  南阳网讯 (通讯员魏子雅)近日,邓州市赵集镇黑白洼村的一处施工工地分外热闹,挖掘机和推土机轰隆隆的工作着,周围的群众佩戴口罩,自发的来到工地,你扯一把杂草,我清扫垃圾,忙的不亦乐乎。为什么群众的热情这么高?原来是黑白洼村的“桑树下”要改造成“口袋公园”啦!

  

   百年沧桑黑白洼,历史佳话桑树下。黑(he,音赫)白洼村有悠久的历史,据明嘉靖《邓州志·兵备》记载:黑忠,山西大同府人,洪武初调任(邓州)副千户;白能,山东历城人,宣德初调任(邓州)百户;二姓同村,居洼处,故名。黑白洼人的祖先来到湍河沿岸这片低洼平整的黑土地上,在这里耕种劳作,繁衍生息。黑白洼南跨南水北调工程渠首,北依伏牛山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灌溉方便,气候温润,有着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小麦、黑米、大蒜、辣椒和艾叶等久负盛名。

  

  依靠着湍河,黑白洼村成为连接河东河西的交通要道,其中“桑树下(dia,底下的儿化叠音)”是方圆数十里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地方。黑白洼人祖祖辈辈植桑养蚕,巢丝织锦,耕读传家。正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躬耕南阳的诸葛亮也自表后主:“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历史沧海桑田,黑白洼村百亩桑树林仅剩沟东过水桥边一颗参天大桑。黑秀范说:据老辈回忆,这棵桑树三、四个人都无法环抱,约有30多米高,后东边2/3枯萎,惟西边还剩1/3枝叶繁茂,一直横跨水渠林荫延西。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这样写刘备家里:“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黑白洼人才辈出,桑树下养育出黑振海、黑振愿、黑云龙、黑晓森、黑喜栓、黑嘉嘉,还有黑建敏、黑启明、黑先超、白文梁、白进锋、白廷金、白华飞、白清平、赵永林、赵建华等等各领风骚,不可胜数。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桑树下”已成为镇平、贾宋一带生意人到厚坡丶张村(汲滩丶林扒丶厚坡丶张村四大名镇)做生意的必经之路,都要在桑树下歇歇脚,喝喝酒休整休整再继续上路。当时无数经过的老百姓都在这桑树下打尖、歇脚、喝茶,休整后振作精气神再出发去找寻新生活。黑白洼群众对此处也有很深的感情。由于历史原因,慢慢把这棵大桑树从东边枯枝砍起,逐渐伐没,滋养了一代人。

  

  多半个世纪过去,古老的桑树经历了岁月洗礼,生出了小树,以前行人肩挑手提的赶路,不得不停下歇息,现在人们出行更多的是摩托车小汽车,简装轻骑,一骑绝尘不停歇。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昔日人来人往的歇脚地,近些年等不到人群驻足停留,古老的桑树下逐渐杂草丛生,日渐破败。年轻人不了解他的历史,只有部分老人面对罕有人至的桑树下,徒留惆怅。

  

  口袋公园新乡愁,河清渠晏话桑麻。乘着建设美丽乡村的东风,黑白洼村委响应邓州市和赵集镇政府的号召,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村支部书记白云清带领群众整修道路、河道、沟边、路边垃圾杂草,拆除残垣断壁,植树造绿,大力开展美化亮化绿化净化行动,黑白洼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道路通了,村庄美了,黑白洼村委和群众又不约而同的提出:重建桑树下。这一提议很快得到的党员群众的认可。可是修建成什么样,资金哪里来,怎么修,谁来修?这些新问题立即摆在大家面前。赵集镇人大主席陈鹏、西片包村领导刘琼、村镇中心主任王花普、包村干部王亚斐和黑白洼白云清支书等村干部一起,多次走访现场,同群众座谈,共同商讨后一致决定:可以把桑树下改造成“口袋公园”,让这个古老的歇脚驿站重新成为黑白洼村群众联通内外的幸福家园。

  

  何为口袋公园?就是指利用街头巷尾和村庄小区周边的"边角料"进行绿化种植,建设免费开放的小型公园。面积小,地形不定,但是胜在因地制宜、取景天然、方便群众。赵集镇政府和黑白洼村村委通过政府划拨资金、乡贤、企业、群众捐款等方式,筹措资金10余万元,镇村两级组织人员对该处140余平方米的土地进行清理平整,清除杂草垃圾、排清污水、规划出造型。期间,大部分群众自发来干活,其中78岁的白大爷每天都扛着锄头来帮忙平整土地、铺砌小石子,他高兴的说:我一辈子都住在黑白洼村,孩提时代就在这里玩耍,从小就看着我爷爷在每年免费烧开水给过路的行人解渴,尤其是三伏天,爷爷是个热心肠,有时还留人在我家吃饭,送上馍馍等干粮给行人路上吃,由此也认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没想到自己到了爷爷当年的年纪,这个“桑树下”居然变成了美丽的公园,又能让大家来这里畅谈欢聚了!

  

  在大家的努力下,“桑树下”口袋公园初见雏形,日益秀美:古朴的大碾盘醒目的安放在公园的西北角,旁边的桑树枝繁叶茂,枝头上桑葚青红交错,即将成熟,人们一伸手就可以摘下来品尝那酸甜可口的果实;地上错落的铺着圆盘走道,黄杨等苗木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下一步,公园里将设置休闲长椅、健身设施,种植月季、桂花、石榴等花木。公园虽小,但是该有的设施都不少,正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建设中的公园又传来好消息:旁边一户群众已移居台湾,听闻家乡的“桑树下”要建设小公园,他托人告诉村委:虽然他身在他乡,但是心里经常怀念故乡,他无数次的梦到自己回到小时候,在桑树下玩耍嬉戏,现在愿意把自己的老宅捐献出来,来支持建设桑树下公园!白云清开心的说:这个爱心群众的老宅紧挨着桑树下,得益于他的高风亮节和故乡情结,我们的“桑树下”面积扩大到260余平方米,我们一定好好用心建设,不辜负党和群众的信任和重托!

  

  历史的桑海沧田、沧桑巨变,到头来都转变为新时代的洪流,推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奋进、向前。习总书记说,要记得住乡愁。什么是乡愁?对于黑白洼来说,桑树下就是乡愁。他静默的站在这里,联系古今,贯通东西。让在外的游子魂牵梦萦,永世不忘他的故乡。恰恰这点乡愁,就是我们的根,就是我们乡村振兴的基石和希望。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