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安排刊发)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推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走深走细走实——      群众需求在哪里 文明实践到哪里
作者:  王延娟

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推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走深走细走实——
  
  群众需求在哪里 文明实践到哪里
  
  本报记者 王延娟
  
  抗疫在哪里,文明实践力量就在哪里。面对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的复杂形势,全市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53个实践所、4814个实践站充分发挥作用,动员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奉献爱心,履行责任担当,依法科学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推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走深走细走实。
  
  加强宣传引导
  
  提升居民防控意识
  
  昨日,记者在宛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连日来该公众号一直推送着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信息,有入宛返宛的最新政策,有疫情防控的先进事迹,有新冠肺炎知识防范措施等,内容丰富。
  
  而这只是我市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增强市民自我防护意识的其中一个窗口。全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方位、多角度,全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米”。通过微信、抖音广播、流动“小喇叭”宣传栏等方式,开展形式灵活的宣传教育,营造防疫宣传浓厚氛围,倡导居民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积极主动接种疫苗,自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及时将疫情防控各项部署传达落实到各乡镇办、各单位。
  
  目前,全市共悬挂防疫横幅及标语65945条,小喇叭7748个,制作抖音1118个,美篇724个,顺口溜13个,快板11个,戏曲7个,两句半3个等。
  
  发挥榜样力量
  
  让核酸检测更有温度
  
  自5月4日开始,我市中心城区开展了四轮全员核酸检测。为确保核酸检测工作全面覆盖,更有温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志愿者提前梳理辖区内需要上门服务的人员,对养老院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中小学及幼儿园在校上学的学生,开通了绿色通道。乡镇、街道安排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协助医护人员,上门为他们进行核酸检测。
  
  我市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也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投身到一线志愿服务工作当中,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彰显榜样的力量。
  
  像5月9日我市中心城区开启的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中,30位获得过“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志愿者”“南阳市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的志愿者们,冒着寒风在卧龙区七一街道滨河社区南阳宾馆北门的检测点,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引导大家排队扫码、帮助行动不便的市民。
  
  此外,还有中央省市各级道德模范约202人,道德模范提名约176人、中国好人等积极参与全民核酸检测应急志愿服务,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累计102万人次、县级以上文明村镇累计92万人次、文明家庭累计0.36万人次参与疫情防控。
  
  同时,全市各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队党员都主动请缨参与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对各村全体人员进行排查,并为各村居家隔离人员提供送菜送物、清理垃圾等日常生活服务保障,开展卫生清洁、疫情消杀、疫情防控宣传志愿活动等。
  
  另外,依托“市民文明学校”组织多形式科普活动,开展常态化健康教育、“健康知识读书月”“与村民面对面、手拉手”等健康精准服务活动。
  
  “未来南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继续发挥阵地优势、资源优势,把文明实践工作融入到战‘疫’中,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最后的胜利贡献力量!”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