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担当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重任
作者:  张进朝

助力南阳区域经济腾飞,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担当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重任

 

    五一前夕,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组织了一场单招考试。此次考试,该校计划招生2916人,实际报名人数却达到了4083人,报名的火爆场景由此可见一斑。不仅如此,近年来该校综合招生情况也十分喜人,从2018年的3407人,到2021年的6515人,招生人数连年递增。目前三年制及五年制高职在校生人数已突破19000人。

    一所涉农的高职院校,缘何成了莘莘学子竞相青睐的香悖悖?

在这个月季花盛开的最美季节,记者来到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观看她向美而行的校容,聆听她向好而立的校风,关注她向上而生的未来……

 

按下快捷发展键

育人环境大变样    

1951年建校的南阳农业职业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耕耘于“三农”沃土,厚植“爱农”情怀,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多元化服务乡村人才。我校在71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不事浮华、务实重干”的南农精神,成为我们栉风沐雨、踔厉奋发的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学校以‘创新、融合、特色、开放’为新发展理念,以‘崇德尚教,知行合一’为校训,迎来了她的高速发展期。”该校副校长主席马质璞告诉记者。

学校党委班子聚焦职业教育发展新政策,不断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大会精神”“乡村振兴战略”召开高质量发展务虚会,应势而谋,主动融入地方,立足长远发展,明思路、推举措、有作为,在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委真切感受到了学校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强服务的决心和热情。这不仅是学校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精神内核,也是未来取得更大进步的必胜法宝。当前,学校正在实施“赢得服务区域发展的口碑、获得人才培养质量的金杯、跨越建设本科职业大学的里程碑”三大攻坚战,一心一意打造校地融合金名片,不断校准自己的定位,向建设河南职业教育高地靠拢,向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看齐,勇挑重担、精准发力,在践行使命担当上走在前列,努力成为全力担起南阳职业教育发展的“扛旗手”、主动当好南阳职业教育改革的“排头兵”、自觉成为城市发展的“主人翁”,与区域职教发展“大趋势”同频共振、相融共生,助力技能河南”“人才强省”“职教强市”建设。

学校紧跟市场、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在设置一系列涉农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南阳乡村振兴学院、组建了乡村干部学院,同时还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等,助力南阳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科技创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已成为南阳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教育典范,支撑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2014年学校申报“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成功,2020年学校被授予“河南省高职‘双高工程’建设单位”,2020年学校荣获“河南省职教攻坚先进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河南省政府记大功奖励”单位……20215月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更是成功入围由农业农村部与教育部联合推介的“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一所涉农类的高职院校能够获此殊荣,体现了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情怀”,更是社会和家长对该校认可的最好证明。

五年来,学校还投入巨资改善校园和生活环境,把环境育人落到实处。一排排的行道树笔直林立,一簇簇的月季花等争相开放四季有花,一步一景行走校园,就如同走进花的世界,绿的海洋,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学校还建设了高职高专院校难得一见的河南省标准化公寓及标准化餐厅。

 

按市场设置专业

招生季学位难求

南阳建设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践行职业教育担当,把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当已任。

“社会在变,市场在变,企业在变,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如果专业设置一成不变,或者跟不上企业需求节奏,培养出来的人才再好也不会被社会所用。所以,我们就是要面对市场和企业培养人才。”马质璞一语道出学校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内涵所在。

    在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每年35月份,都要对全市的各类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调研,调研结束后再根据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围绕南阳市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生物产业、纺织服装、现代化工、新型建材、新材料、新能源等9个主体产业体系,形成了以畜牧兽医等为优势专业,以畜禽智能养殖等为新兴专业,以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等为未来专业,以花卉生产与花艺等为特色专业的专业体系。

    同时,对接全市绿色食品安全、粮油加工、生猪饲养及关联产品深加工、现代商贸物流等支柱产业及乡村振兴战略,主动适应“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全产业链融合模式的人才需求,从专业适应性、专业类型化、专业数字化三个层面入手,打造了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园艺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和电子商务五个优势专业,构建了畜牧兽医、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5个专业群。

    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实用人才,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让每一个专业都抢手。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战略契合了莘莘学子为学的初心,招生季,学校一位难求。

校企发展共同体  

成才就业双提升

多元化办学,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建立校企双元育人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学生成才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目前,南阳农业职业学院陆续建立了牧原产业学院、想念学院、康养产业学院、月季学院、荣阳产业学院等26个产业学院,把学校办在企业、工业园区、生产一线。

    这只是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实施多元化办学,进行产教融合的一所缩影。

 在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有一本厚达十余厘米的“活页式”教材。该学院2020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学校直接办到企业里,荣阳实业(南阳)有限公司成立了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荣阳产业学院,利用这种“线场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实用人才,并逐渐编撰出了15本“活页式”教材,涵盖品质检测、CNC加工、设备维修等多个岗位、6000多个能力清单的内容。

    “‘活页式’教材是老师们利用寒假和课余时间跟着企业工程师学习岗位技术技能,然后依据真实的生产岗位工作需要,提炼岗位能力清单,再把任务和能力清单转化为课程内容,编写出对应的教材,是企业的‘技术’和学校的‘理论’有机结合的结果。”马质璞接着说,“之所以称之为‘活页式’,是因为单页教材是根据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要求的需求和改变,随时可变的。”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瞄准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形成了“理实结合,素质为本,技能为重”的成熟而独特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现代化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把企业引入学校,建有无人机实训室、智能机器人实训室、物联网实训室、金融实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动物科学馆,以及省内最大的植物组织培养中心和南阳市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等98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把学生带到企业,与华为集团、上汽大众、京东集团、牧原集团、宇通集团等1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13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理论学习、实验实训、顶岗实习与就业“四位一体”,完美实现了“毕业即就业”的蓬勃发展局面。    

    20216月,畜牧兽医专业180名毕业生,除去考研的学生外,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该校人文艺术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每年毕业季都有50多家优质幼儿园慕名而来……

据统计,该校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6%以上,且毕业生均得到所在企业的好评。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时刻聚焦南阳现代化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在管理体制、办学机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培养一批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一线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南阳广大适龄学子提供一个优质教育的平台,为南阳区域经济的腾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