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影像)致敬母亲 感恩母爱
作者:  张玲

致敬母亲  感恩母爱

本报记者 张玲 周梦 /

有一种爱,伟大而平凡,如润物春雨,似拂面和风;有一份情,无私博大,绵绵深长。这就是母爱——永远不求回报,无私付出。

58是母亲节。本报记者医院社区,从城市到乡村不同地方、不同场景、不同母亲的身上,感受母亲那无微不至地爱与奉献用镜头记录下母亲们的幸福温暖时光,以此向天下母亲表达至深敬意。

妈妈的臂膀,是孩子一生的依靠。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一科,26岁的刘洁抱着出生仅5天的儿子一脸幸福:“孩子就是在母亲节前收到的最美好的礼物,看着孩子的小脸,觉得自己真是太幸福了。”

妈妈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阳光。吃过午饭,城区两相路宛都名邸小区内,34岁的赵书蕊正陪着4岁半的儿子读书,虽然每天上班很累,但只要有时间就会陪孩子看书识字,“陪孩子读书是件特别有趣的事儿。”

妈妈的叮嘱,是最温暖的唠叨。上午11时,卧龙区石桥镇,54岁的周玉玲为正在举行婚礼的儿子再次整了整衣领、理了理额边的头发,看着儿子幸福地牵着儿媳的手一起向她走来,周玉玲忍不住再次叮嘱:“结婚后,你们要相亲相爱,相互谦让,好好过日子。”

妈妈的味道,是最难忘的记忆。中午12时,社旗县李店镇栗盘村91岁的王贵荣把自己蒸的一锅馒头端到了饭桌上,“做了一辈子饭,孩子们都喜欢吃我蒸的馒头。看他们吃得香,我也高兴。”

妈妈的执着,源于亲人的理解。上午10时,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第三勤务大队一中队中队长许懿正在城区七一路执勤,8岁的女儿在外婆的带领下来到她执勤的岗点,给她送来了鲜花和亲手创作的画,让许懿感动不已:“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是我干好工作的最大动力。”

妈妈的幸福,来自大家庭的和和美美。卧龙区车站街道兴运社区德胜公馆小区内,78岁的程燕春家格外热闹,儿女们回来为她庆祝母亲节,她和老伴满脸幸福地被儿孙们围着嘘寒问暖说着贴心话,“现在重孙子都有了,全家大大小小一共18口人。”程燕春说,就喜欢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光,那才是最幸福的。

妈妈的最美时光,是儿女长大后的陪伴。5月的南阳,花香满城,周末,不少市民拖家带口外出观花赏景,繁花丛中,一位白发母亲幸福温暖的笑脸最为引人注目,在孩子的陪伴下,定格下了一张张照片,留下了帧帧美好时光。

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今生今世,让我们无以报答。

妈妈的幸福时光.jpg

妈妈的最美时光,是儿女长大后的陪伴

妈妈的味道.jpg

妈妈的味道,是最难忘的记忆

妈妈的臂膀.jpg

妈妈的臂膀,是孩子一生的依靠

妈妈的陪伴.jpg

妈妈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阳光

妈妈的大家庭.jpg

妈妈的幸福,来自大家庭的和和美美

妈妈的叮嘱.jpg

妈妈的叮嘱,是最温暖的唠叨

妈妈的感动.jpg

妈妈的执着,源于亲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