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特稿②
作者:  贾林伟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特稿②

强村富民促振兴

本报记者  贾林伟

 

邹庄新模样,一天一个样!  

院墙透绿、立面改造、三线入地,村外道路合围、植树添绿、5G基站建设,3天流转2367亩土地、3天收齐股金成立专业合作社……淅川县九重镇邹庄移民新村蝶变,引领着全市92个南水北调移民村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朝着“家美、民富、村强”的方向奋力迈进。

“让移民群众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岁月记录下南阳移民后续发展的铿锵步伐。一年来,我市牢记领袖殷殷嘱托,担当实干,实施“强村富民”战略,奏响了安居、乐业、致富的“三大乐章”,把移民区建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区,奋力开辟出“家美民富村强”的发展新境界

去年,全市南水北调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92个移民村集体收入超1400万元,其中30个移民村人均收入超过安置地。

 

邹庄蝶变

引领美好移民村新建设

 

2021513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邹庄村移民新村,走进邹新曾家今年69岁的邹新曾是村里“最美保洁员”,年仅古稀仍一天忙到晚,一脸的满足与幸福。

一年时光倏忽而过,却记录着邹新曾一家满满的幸福。儿子邹会彦当选村委副主任,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媳妇郭春玲,镇上打工归来,抽空在家做电商。孙女邹子金,如愿考上南阳师范学院,选择教育专业,志愿做一名乡村教师。孙子邹子晨,今年上高三,正备战高考,志向是当个工程师。

一年好光景,也刻录下邹庄翻天覆地的变化——江山论红色广场呼之欲出,千亩智慧草莓大棚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振兴大潮中,邹庄联合下孔、孔北、水寨等3个村,启动“大邹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产业一体、路网相联、服务互享、乡风同构的目标。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去年,邹庄成立掘井人农业专业合作社、大邹庄旅游公司和大邹庄劳务公司等3个经济组织。发展方向选择了收益好、见效快的草莓产业村民争先恐后踊跃参与目前,邹庄五大产业板块逐渐浮出水面,草莓种植移民产业园、智慧农业园、京都果园猕猴桃产业园、藤编车间加工厂和红色旅游路线。大邹庄将成为全市南水北调移民发展样板村建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区。

 邹庄蝶变,引领南阳美好移民村建设如火如荼。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南阳市移民服务中心整合资金1.01亿元,以此撬动社会投资,建设28个南水北调美好移民村示范村。淅川县上集镇张营村获得“国家文明村镇”称号,邓州市北王营村、社旗县寇楼村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卧龙区东岳庙村获得“省级卫生村”、“省级文明村”称号。

    去年,南阳移民服务部门扎实推进丹江口库区移民地质灾害防治,对受灾严重的2个村25户111人实施临时避险安置,对14个地质灾害点进行监测预警和群防群治。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争取资金,先期启动淅川县老城镇穆山村、大石桥乡西岭村两个灾情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点治理

 

扶持创新

掀起万众创大业新高潮

 

“由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发展产业项目转变,由一般性发展项目向经营性资产项目转变,由分散使用资金向集中使用资金转变。”我市不断创新扶持方式,提高移民资金使用效益,帮助乡亲投入到创业大潮中。

虎年开了春,1988年出生的马景生,在邓州市移民发展部门支持下,再次流转了林扒镇小杨营、邱岗和孟楼镇小李营等村1200亩土地。谷雨前后,他把这连片整块的良田全部种上春玉米,“人总要吃饭,庄稼总得有人种啊 ”。

他是邓州市林扒镇土门社区新移民。2019年,他带着村里7个“80后”伙伴一下子流转1600土地,成立了“景生家庭农场”。凭借着引丹灌区的便利,他冬天种小麦、夏秋收杂粮,,一举获得好收成。去年冬天,他配齐了农机具,价值400多万元。存放农机具的库房,是村里支持的标准厂房。

最新数据显示,全市92个南水北调移民村成立合作社227个,培育致富带头人332人,流转土地7.1万亩,发展规模种植的现代农业,确保良田“粮”用、端稳饭碗。

移民村里能人多,社旗移民邰景伟创业人人知。

搬迁那年,他从“绢花之乡”天津打工归来,在家里办起仿真花加工作坊。在移民部门“娘家人”的扶持下,2011年8月19日,他注册了社旗朵朵花业绢花加工厂;2014年4月17日,成立了南阳朵朵文化有限公司;2014年月3日,河南朵朵花业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翻了几番。

还是移民部门的帮扶,他把车间从自家移民房里,搬到移民村村委,继而搬到镇上移民产业园。2021年12月29日,社旗县仿真花协会成立仿真花产业遍布全县每个乡镇,叶片、花朵、枝干、丝印和配草等8大类分工明确、科学布局。今年,社旗统筹各乡镇(街道)将仿真花产业纳入产业发展规划,招引优秀外地客商投资建厂

    在移民创业大道上,有直道冲刺者、弯道超车者,更有换道领跑者。社旗县淅丹移民新“安菜达”供港蔬菜,唐河县老人仓移民新村万头养猪场,新野县张湾移民新“丹水人家”酸菜加工厂,邓州市穰东镇北王营社区大棚蔬菜宛城区清丰岭村移民李跃投建的南阳市丹水人家食品公司成功登陆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交易板,成为南水北调移民首家家挂牌企业……

5月至今,南阳在34个南水北调移民村投资9100万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43个,不断壮大移民产业。通过持续帮扶,全市92个南水北调移民村引进龙头企业84家。

 

强村惠民

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扶持资金项目化项目资产集体化集体收益全民化南阳持续落实“三化”式帮扶,扶持资金优先用于生产发展,优先投放到集体项目,确保经营性收益归全体移民,实现集体经济壮大和移民群众增收双赢。

卧龙区蒲山镇杨营移民村“距南阳最近的移民村 ”,也是南阳移民的强村示范,去年集体经济收入高达119万元

2023年杨营村集体经济收入即可达到300万。眼下,杨营村争取资金建一栋临街商用写字楼,给南阳市第十三完全学校做配套,大力发展商业服务建设一栋职工餐厅及宿舍,解决村内企业职工就餐和住宿问题 

    还有,宛城区红泥湾镇清丰岭村创新探索“飞地经济”“物业经济”“园区经济”等模式,确保移民资金保值、增值、收益稳定去年,清丰岭村集体年收益80余万元。

移民变股民,强村又惠民。淅川县在县城北区购置移民大厦,出租给部门企业办公。唐河县整合移民扶持资金,在县一高对面购置门面房,挂牌移民创业一条街;在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移民产业园……目前,19个美好移民村示范村共整合使用各类资金7383万元,用于改善提升当地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外,还分别在各村建成19个经营性资产项目,实现移民在家门口务工就业

强村富民,壮大集体经济;强村惠民,开辟出移民发展新境界。

南水北调沿线和移民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在唐河县桐河乡刘伙移民村张店镇老人仓移民村,在社旗县苗店镇淅丹村、桥头镇马蹬村,在邓州市白牛镇周沟社区、九龙镇陈岗社区……壮大起来的村集体经济早已惠及移民乡亲,除了缴纳水费、卫生费,还开始奖励上进大学生,为长寿老人过生日送蛋糕。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我市将继续开拓创新、勇毅笃行,推动南水北调移民工作高质量发展


邹庄新貌.jpg邹庄新貌。特约记者  王洪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