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五一”防控不放松 织牢健康防护网
本报讯(特约记者 李雪山)“米、面、油准备了没有?”“家里啥都有,你就放心吧!”5月4日一大早,淅川县龙城街道春风社区副书记李祖娥就来到四组群众李林义家中。当得知他生活物资准备充分并隔离后,李祖娥才稍稍放心。
原来几个小时前,提前进行报备的李林义从郑州低风险地区回来,当即按要求进行了居家隔离。李祖娥不放心,一大早就专门过来查看。“现在防控形势很严峻,您一定要配合做好隔离,需要啥尽管说,我一定想办法解决。”离开时,李祖娥反复叮嘱。
“五一”期间,淅川县持续加强疫情防控日例会、日研判、县处级领导包镇包村等制度,做好“一话三信”劝留、重点人员管控和24小时值班工作,全县8900多名在职党员放弃休息、坚守岗位,密织疫情防控网,确保群众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节日。
强化社区防控。做实重点人员管控,对外地返淅人员实行“五包一”管控措施,由一名责任组长、一名社区干部、一名组干部,一名村医、一名邻居组成工作队,落实每日测体温、核酸检测等隔离措施。同时,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保障正常生活。加强排查流调,通过问询、查访活动轨迹等,彻底理清传播途径,形成严丝合缝的闭环,阻断可能的疫情扩散。持续做好“一话三信”劝留工作,劝阻在外务工人员非必要不返回淅。
强化景区防控。严格执行旅游景区最大接待量70%规定,推行分时段游览预约,引导游客错峰游览,扎实做好信息登记。全面推广使用 “河南文旅预约健康码”,做到“双码”必验、体温必测、口罩必戴。对公共区域、车辆、游艺设备等定时消毒,加强冷链食品进货查验、安全自查、人员管理,索取核酸检测报告及消毒证明等措施。要求从业人员接种疫苗、落实每周一次核算检测要求。旅游景区景点原则上不得接待南阳市以外游客。对发现体温、行程轨迹异常和来自有疫情地区游客进行研判,及时上报县疫情指挥部,并采取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强化卡点值守。“五一”期间,对241国道香花镇雷庄卡点、209国道豫鄂交界处卡点、三淅高速寺湾卡点、三淅高速西簧卡点、内邓高速渠首收费站疫情防控卡点等重点防控卡点,继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落实省内车辆司乘人员测体温、查“双码”、查核酸证明;省外车辆司乘人员测体温、查“双码”、查核酸证明、车辆消毒和登记信息等举措。
此外,为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根据南阳市防控指挥部要求,于5月4日、5日两天对全县所有人员进行新一轮核酸检测。
岗位虽平凡,职责不平凡。“五一”假期期间,在渠首淅川,无论是县领导还是公安干警、医护人员、交通执法人员、镇村干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行动诠释着劳动之美,织密织牢防控网络,守护着全县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成为节日里亮丽的风景线。
淅川:“五一”防控不放松 织牢健康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