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蝶变向美而行
本报记者 杨青晓 徐蕾
中国正在经历最大规模、最为深刻的城市化进程。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南阳,城市蝶变的故事亦在精彩上演。
春日里,行走在南阳城区的街头,市政建设、园林绿化、片区改造等一个个关系城市提档升级,关乎百姓幸福指数的城建项目正在与时间“赛跑”,整个城市都响彻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奋进曲”,升腾着发展的热浪。
过去的一年,我市以“精筑城、强功能、优管理、兴产业、广聚人”为目标,全方位补城市建设短板,着力让城市道路“畅起来”、城市面貌“新起来”、城市生态“绿起来”。一年多来,南阳人感受最明显的是,中心城区断头路正在一条条打通,影响通行微循环的问题正在一个一个消除,城市框架随着道路的延伸不断扩大,南阳城补绿、增绿,建公园、游园、林荫路,市民“家门口”的生态获得感不断提升……城市建设者们正用“绣花”功夫雕琢城市每个角落,一个更宜居宜业宜创宜游宜乐宜养的新南阳正向我们走来。
畅交通 赋能城市高质量大发展
光武西路“卡脖子”路段打通
对一座城市的而言,交通承载着人们的出行,串联着人们的生活,是让城市、经济高速运转的大动脉。
一直以来,南阳城区断头路多,通行微循环不畅,通勤时间长,节假日、周末极易堵车,城市缺少快速路、高架桥,无法迅速疏散城市空间拥挤的交通状况,出行体验差。百姓的呼声,就是城市建设的“指挥棒”,眼下的南阳,城内城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有计划实施,路网结构不断完善。
中心城区内,我市正强力打通困扰城区路网畅通的“断头路”“卡脖子路”,同时以中心城区164个社区(村)“四改一治”为载体,助力城市有机更新。
南阳城区的光武路,它西起312国道,东至南阳机场、高铁站,是中心城区东西交通的大动脉。市民刘彬的家就在光武路与工业路交叉口附近,亲眼见证了光武路一段一段拓宽,一段一段由堵到畅的喜人变化。刘彬从家往东就是梅溪河,那段光武路受超期服役的老梅溪河桥的影响,2021年以前一度成了光武路的“卡脖子路”。因为拥堵,机动车由人民路往光武西路不能左转,刘彬和沿线居民走了五六年的“堵心路”。2021年初,随着这段路的取直拓宽,双向8车道的光武路中路通车,宽60米的新梅溪河桥投用,困扰沿线居民出行的这段“肠梗阻”终于疏通,沿街破烂的违建、临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街两侧赏心悦目的园林美景。刘彬家门口往西那段光武路,曾经是水泥、砂石售卖临时市场,一年到头脏乱差,路况坑洼不平。这里的乱象在2022年3月也得到了彻底改观,光武西路(车站路—工业路段)经过拓宽改造正式通车,光武路全线贯通,光武路美感十足的城市街景正在勾勒中。
像光武路这样,去年以来,我市围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在打通堵点、疏通卡点等方面持续发力,北京南路、关帝庙路、麒麟路、滨河路黄龙庙段、南都路北延、原西环路、原纬七路等7条“卡脖子路”、“断头路”打通,优化了城市路网结构,解决了城区部分路段通行微循环问题。今年,借助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中心城区道路提升改造计划中,光武路西延、人民路南段、长江路南段、邓禹路、光武中路(工业路至人民路)等5条“断头路”、“卡脖子路”列入建设计划。连通城区南北跨河通道的淯阳桥重建工程如长虹卧波,靓姿初现,一场重塑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行动在中心城区持续升温。
而在中心城区之外,去年,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35公里,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渑淅高速淅川至豫鄂省界段等4条高速开工建设,数量为历年高速项目开工之最;唐河航运一期工程郭滩枢纽、水台子枢纽陆续开工建设,通江达海通道建设有序推进。
结合被列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利好政策,新一轮的交通建设热潮正在南阳大地掀起。统筹空间布局、联动“空水铁公”,未来几年中,南阳将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在物流通道建设、完善物流体系网络等领域不断发力,必将促进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各类资源要素加速向南阳集聚,牵引带动南阳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式发展。
广植“绿” 擘画生态园林城市新图景
环境优美的北外环路带状公园
绿色、清新的自然生态是一座城市最为夺目的名片。
南阳拥有“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但南阳并不止步于眼前的成绩。在去年新建主题公园增绿、无围墙城市建设共享绿地的基础上,今年年初,我市围绕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和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全面实施“十万法桐进城、十万香樟进城、百万月季进城”工程及中心城区添绿、周边区域扩绿、主次干道补绿、居民庭院增绿等绿化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城区坡面、河流、公路沿线、荒裸地、空闲地增绿,进一步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打造绿地成片、绿树成林、绿色生态的城市景观。
四月的南阳,蓝天清净透彻,河库碧波荡漾、城市绿意盎然。城区七一路七一游园一天到晚游人不断,市民崔金桂和她的舞蹈队伙伴们也是这里的常客。“十几年前我们就常在这里玩,去年到今年七一游园变化太大了,游园围墙拆了,园内绿化又进行了提升,你看破损的园路都重修了,老化的苗木也换了,树品也增多了……”说起游园的变化,崔金桂如数家珍。像这样进行绿化提升的游园,今年前4个月已完成了30个。
在南阳解放广场东侧,一段围了多年的围挡被拆除,一片废墟变成了一处小游园,游园绿化与解放广场绿化融为一体,使解放广场景观看起来更开阔、养眼。像这样,利用城市空闲土地、边角地打造小游园、口袋公园已有50个,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还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交流、活动空间,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孔明路、南都路等20条道路上,绿化更新提升工程让街道景观焕然一新;高速南阳站、独山站等几个高速出入市口新打造的绿化景观,将成为城市形象的新标杆;城区各单位积极推进无围墙城市建设,拆掉围墙,一批上新的园林景观,成为与民共享的绿色公共空间。
更让人振奋的是,我市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今年年初,我市出台《南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实施城市绿廊绿道系统建设工程,要把李宁体育园、南阳月季公园、如意湖公园等串联一起,建设“生态型”绿道;把卧龙岗文化园、张仲景文化园、“三馆一院”区域串联进去,建设“人文型”绿道;把世界月季大观园、麒麟湖风景区、南水北调生态廊道、独山森林公园、兰湖森林公园等串联起来,建设“郊野型”绿道。实施城市大公园绿地建设工程,在建好卧龙岗文化园的同时,加快推进张仲景文化园、申伯公园、百里奚公园等大公园建设,均衡城区绿地配置。实施林荫路建设工程、立体绿化建设工程、城市绿化建设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让百姓尽享绿色福祉。
眼下的南阳,正以生态为支点,撬动一座城的绿色蝶变,朝着描绘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新图景努力奔跑。
远布局 以前瞻视野擎领城市蝶变
2022年刚走过四个月,南阳正以城市更新提质为总抓手,“面子”“里子”一起抓,地上地下相统一,通过重抓重推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十大工程”,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管理有序的城市新形象,加快中心城区振兴发展。
春日里的独山满目苍翠,独山脚下片区改造正在加紧实施,市委书记朱是西指出,独山位置优越,人文资源丰富,毗邻白河、月季博览园和黄山遗址,要按照“山水在城中、城中有山水”的园林城市规划理念,加快片区开发建设。
与独山毗邻的白河如玉带一般,穿城而过,蜿蜒、秀美、诗意、灵动。 市委书记朱是西更是对白河寄予厚望,称“白河是南阳的希望之河、活力之河、美丽之河、生态之河”,在今年3月下旬公布的城市“携河发展”的蓝图里,我市将把独山、南阳古城、卧龙岗等区域和白河一体规划,要打造南阳特色传统产业片区、智慧宜居生活片、省域副中心城市阳台展示片、古城生活休闲片、卧龙智圣引领的文创孵化活力片、南滩绿港门户片,高品位扮靓白河,高标准发展沿河经济,打造白河生态经济带,要让一河两岸成为南阳的“外滩”“陆家嘴”和“网红打卡地”。
“点亮白河,引爆南阳”只是我市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的其中一项规划布局。南阳市提出,要借鉴洛阳、大同、襄阳、芜湖等副中心城市的经验做法,邀请国内一流的专家团队,按照前瞻30年、编细15年、做实近5年的要求,编制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整体规划。
目前,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已经启动。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计划年底前,基本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使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形成安全和谐、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市域空间格局。
城市蝶变向美而行.承载着南阳人诗意生活梦想的这座城市,正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追赶发展机遇,迈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