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浓 产业旺
作者:  吕媛媛

绿意浓 产业旺

“你这个大棚湿度较大,不能只装一个刀闸,如果发生短路或漏电会很危险,要尽快更换。”4月24日,国网新野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来到该县城郊乡袁庄村蔬菜种植基地,为该基地用电线路和设备“体检把脉”,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好老百姓的“菜篮子”。

新野县蔬菜复种面积常年保持在35万亩左右,素有“豫西南菜篮子”之称,全县常年活跃着1000多名蔬菜经纪人,有90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 、100多座温室大棚和一个供港蔬菜基地。近年来,新野县与河南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新品种,推行工厂化育苗、规模化种植,年产量170多万吨,产值20亿元以上,亩均产值7000元以上,菜农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为守护好老百姓的“菜篮子”,入春以来,国网新野县供电公司积极组织党员服务队走进各蔬菜种植基地开展拉网式“义务送检”服务,解决农户用电难题。

“以前我们育苗繁种全靠人工,成本高,加之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很难精准掌控水肥量,稍不留意就会颗粒无收。”城郊乡绿健蔬菜育苗基地负责人杨爱军说。这几年,绿健基地的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基本实现机械化,再加上节水喷灌设备和通风降温防虫害的现代化大棚,活脱脱的“用工业方式做农业”。为全面提升用电质量,该公司为基地新架设一条10千伏线路,用户供电半径大大减少,供电质量全面提升,有力地支持了育苗基地的发展。“有了电力保障,我们苗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每年仅人工成本就比过去节省了90%。”杨爱军喜笑颜开。

该公司还结合蔬菜大棚种植对电力依赖性强的实际,建立了“党建+服务”工作机制,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网格经理+助理”的服务模式,实行党员挂片制,将服务窗口前移,主动深入种植基地了解种植户需求,针对种植户个性化用电需求建立“一户一册”,并动员各村小组长担任“助理”,收集用户用电诉求,第一时间反馈网格经理办理。此外,开辟办电“绿色通道”,简化用电报装手续,缩短业务办理时间,提质提速,全力为涉农企业和蔬菜种植户用电保驾护航。

为服务新野县蔬菜产业发展,该公司加大电网发展投入,计划“十四五”期间电网建设总投资6.5亿元。年内扩建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35千伏线路两回,高质量完成年度配电网升级改造、农田机井配套等重点配网项目建设任务,逐步提升优化农村电网,让“豫西南菜篮子”用上电、用好电。(吕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