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南阳,读书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座城的事。
“书屋”开到市民家门口,“书架”摆在老百姓身边,可独处、亦可二三好友各捧一卷,沉浸在纸张窸窣里悦读沉思……居住其间的人们因阅读而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城市的精神气质因阅读愈加丰盈。
这一切,源自素有“南阳作家群”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崇文底蕴,更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
从2020年开始,我市强力打通公共图书服务到社区的“最后100米”,持续推进“诸葛书屋”建设,让市民享受就近阅读、精神富有。
此后,散落在城市一隅的诸葛书屋,像一粒粒春种,播撒在城市文化的土壤中,拔节生长成城市居民心灵的栖息地。
今天,请跟随记者笔触去感受藏在城中的“诗与远方”吧。
建文化灯塔 闪耀城市之美
窗外,车水马龙。室内,一片静谧。36岁的魏琪,正托着一本《呼啸山庄》,沉浸在纸张窸窣里。一旁,几名年轻人正低头伏案,笔尖沙沙作响。
4月19日下午的宛城区仲景街道泥营社区的“诸葛书屋”里,醉人的书香,温馨的环境,包围着遨游书海的阅读者。这是2021年我市首批开放的诸葛书屋之一,在这儿,书屋从不剥夺任何一个人享受阅读和奉献爱心的权利。记者看到,有衣着光鲜的都市白领,也有快递小哥忙里偷闲惬意地坐在书桌前享受那一抹悠闲的时光。
书屋一角的留言簿上,藏着市民对书屋的爱。有文艺范十足的留言:“谢谢诸葛书屋赐予我一个避风港,心情不好时来看看书感觉暖暖的!”也有贪心的褒奖:“ 能不能24小时开放啊,在这里学习效率特别高”……
而在距此处不足两公里的“诸葛书屋”张衡东路店,正在举行一场小型读书交流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书屋经常举办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引来众市民积极参与,读书已然成为一种时尚与习惯。
放眼望去,在中心城区社区、学校、公园、商场等附近,已建设并投入运营的18家泛着书香的诸葛书屋,仿佛是喧嚣闹市里的一泓清泉,浇灌进城市人内心深处,让人在阅读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与片刻的宁静。
市文联副主席杜思高也是书屋的常客,在他看来,“诸葛书屋”的出现,无疑在传统的图书馆、书店之外,又增加了一处贴近、契合市民百姓在精神文化方面现实需求的场所。它似喧嚣闹市里的一泓清泉,浇灌着市民的心田,是市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和“心灵驿站”,体现了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更是城市软实力的浓缩。“诸葛书屋”以文化城,已成为“文化南阳”的一抹亮色。
圆同一个梦 打造书香南阳
一个有底蕴的社会,应该是一个阅读成风的社会;一个有魅力的城市,应该是一个飘满书香的城市。
“每个书屋配备图书不少于5000册,每年图书更新率保持在15%,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均配备体育自助办证机、借阅机、急救箱、老花镜、雨伞等便民服务设施以及充电区、饮水机等设备。还配有书籍杀菌机定时对图书进行杀菌消毒;
只需要交纳100元押金,办理借书证后,就可以将图书带走阅读,半个月内无损返还,不收任何费用,而且持借书证在全市范围内的‘诸葛书屋’内,都可以任意借还。书屋与市图书馆互联互动、信息共享,书屋之间图书统一调配,各网点实现通借通还;
在管理上,书屋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由第三方服务负责运营管理,依托市图书馆建立书屋智慧管理系统和周转书库,融入全市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加入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实现‘全市一张网、服务全覆盖’,全力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
诸葛书屋所提供的这些暖人心举措,正惠及着数不清的市民。从那些沉浸其中渴望知识的眼神中,记者看到了蕴藏其中的文化的力量,这股力量所蕴含的是城市发展的实力和希望。
更为可喜的是,今年,市委、市政府已将诸葛书屋建设纳入20项重点民生实事。按照《南阳市“诸葛书屋”建设实施方案》计划,2021年至2024年,中心城区每年诸葛书屋建设任务不少于10个,至2024年底,中心城区建成诸葛书屋50个以上。
而在不久前的4月6日,我市专门召开2022年度中心城区诸葛书屋建设工作推进会,相关部门在努力,让这些堪称精神“歇脚亭”、技术“取经阁”、理论“加油站”、奋斗“追梦梯”的诸葛书屋越来越多……这充分彰显了我市全力打造“书香南阳”的决心和信心。
书香南阳,蔚然成风。
这样一个书香浓郁的城市,谈何不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谈何不能吸引优秀人才定居生活、创业就业?
这就是诸葛书屋的魅力所在——
知识就是力量、就是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