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安排采访)90后南阳讲解员董贺琴代表河南省进京,喜获中宣部“优秀讲解员”褒奖—— 用青春视角深情讲述百年党史
作者:  于欢

90后南阳讲解员董贺琴代表河南省进京,喜获中宣部“优秀讲解员”褒奖——

用青春视角深情讲述百年党史


本报记者于欢

三万多字,42页讲解词,要求必须在一周时间全部记牢,否则将被淘汰!

面对这样“近乎苛刻”的要求,您会退缩吗?

4月19日,回忆起去年3月至9月,选派至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担任讲解员的难忘经历,23岁的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讲解员董贺琴为自己的坚持而自豪。这个年轻的90后讲解员,用辛勤付出赢得中宣部颁发的“优秀讲解员”荣誉证书,也用行动诠释了 “唯有努力奋斗,方能不负韶华”的真谛。

青春无悔

全力讲述好党史故事

去年6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首都北京正式开馆,成为全国红色新地标,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壮阔历程。承担此次重大展览讲解任务的是中宣部从全国遴选的88名优秀讲解员代表。

去年3月5日,董贺琴很荣幸被省委宣传部选派代表河南参加建党百年展览讲解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讲解员,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讲解任务后,她立即赴京接受为期3个多月的半军事化封闭培训。在培训期间,不仅认真学习了包括专题党史、语言发声表达、礼宾礼仪、语言传播及场馆救护在内的大量课程,还需要将几万字的讲解内容迅速消化吸收,同时需要准备不同版本讲解词,不断提高讲解员的讲解业务水平和综合应变能力。

在此期间,模拟演练、台上试讲、实地讲解再加上阶段性讲解内容考核和抽查,让很多人都叫苦不迭承受不了。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和压力,年轻的小姑娘顶住了压力,用拼命三郎的精气神按时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以优异的表现选拔至重大接待小组,并负责展览第四部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史内容的讲述。

展望未来

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展览馆里,身着红色套装、大气沉稳的讲解员董贺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正用青春视角讲述百年党史,向观众诠释伟大的建党精神。

翻看着曾经的工作照,回忆起那段青春无悔的岁月,董贺琴仍激动不已。尽管辛苦,但是高强度的学习、高密度的考核测试,使得她的业务水平和抗压能力迅速提升。“作为一名来自南水北调调水源头的红色故事讲解员,能见证并服务如此重大的事,这是一件多么幸运和荣耀的事情,这也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董贺琴如是说。

据介绍,在上岗工作期间,她始终以大局为重,遵规守纪、勇挑重担,展示了过硬政治素养和良好专业形象;圆满完成中央军委专场等重要接待任务及日常讲解工作200余批次,受到领导和观众的一致称赞。

2022年1月,由于工作期间优异的表现,她被中宣部评为“优秀讲解员”。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对其工作鉴定中写道:“董贺琴同志在借调期间表现优异,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宣传讲解作出积极贡献。”

“这次借调任务虽然结束了,但我讲好党史故事的初心使命一直在。作为一名年轻的讲解员,我将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讲好移民故事,弘扬移民精神,宣传更多的红色故事,做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红色精神的继承者。”对未来,董贺琴信心百倍,年轻人就是要在奋斗中挥洒青春汗水,去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生活中的董贺琴勤奋好学  记者 于欢 摄

微信图片_20220419155211.jpg


受访者供图

微信图片_2022041915525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