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对于很多喜欢读书的人来说,阅读不仅是一种汲取知识和放松身心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习惯,他们喜欢纸质书特有的书香味道,喜欢听书本翻页时的“沙沙声”,有人说阅读陪伴成长,有人说书香照亮人生,可见阅读给大家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多位各行业的读书爱好者,共同分享他们的读书故事。
阅读,改变了我
巴志强
【人物简介】
南阳青年作家、南阳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家有藏书1万余册。
先后创作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千余篇,并相继编集出版了《宛东弄潮》《万里茶道与中国赊店》《读书改变人生》《放飞梦想》《潮头掬英》《三篇范文行天下》《学霸的秘密》《21世纪如何做智慧父母》等专著。
“2006年,我38岁,也就是从那一年起,开启了我的阅读之路。”巴志强回忆,当年,他和朋友一起去登泰山,在山顶品读着杜甫的《望岳》,心灵瞬间被震撼到了。回家后,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立志要奋斗,要通过读书去改变命运。
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孙武的《孙子兵法》、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书海中,巴志强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奋进的力量。“通过读书,让我学会了思考,去感悟人生的意义。”巴志强认为,是读书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让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改变了他对每一件事情的态度。
“是读书让我有了今天,读书给了我站上舞台的勇气,让我与各位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巴志强表示,如果没有了阅读这个好习惯,对他而言,不仅失去了前行的指路明灯,更失去了解认知万物的运行方式。特别是在遇到选择的时候,读书可以给予大家有更多的选择,能够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味。
除了看书,巴志强也十分喜欢写作,他认为,写作和读书一样,都是对心中问题的深入探索。“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在阅读之路上,我要继续奔跑前行。”巴志强说道。
枕边有书,心中有爱
祁娟
【人物简介】
从事国际贸易工作。青年作家,河南省作协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发表于《莽原》《湖南文学》《散文选刊》《时代文学》《长江丛刊》《满族文学》《奔流》《西部》《黄河》《山东文学》《河南散文年选》《躬耕》《鹿鸣》等杂志。曾荣获“河南省首届文学期刊联盟奖”“长江丛刊文学奖”“莽原文学奖”“第一届南阳新锐作家出版奖”“南阳市第七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在喧闹的世界里,读书会让人的心安静下来。” 祁娟说,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到处都是快节奏,我们需要找一片安静的地方让身心都慢下来。从河南大学毕业后,祁娟就去了南方工作,在那个快节奏的城市中,唯有读书,是自己让放松和平静的方式。2017年,从深圳回到南阳后,在南阳作家群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和带动下,她开始尝试写作。“在写作的道路上,我发现只有不断地去阅读,才能积累知识,才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从知到行,从行到知,从阅读到写作,再从写作到阅读,阅读和写作就是相辅相成。从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我特别喜欢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Q正传》《孔乙己》,也喜欢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叉的花园》……每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祁娟说,正是通过阅读,让她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是那么强大,看完后感觉内心一直在震荡,似乎通过文字的传递,自己就是置身在他们的身旁,以观察者的身份去看他们所发生的一切,而在动情之处会情不自禁地落泪。
谈及读书的感悟,祁娟认为,读书改变了她的内向性格,改变了她的思想,让她变得遇事更加从容自信。读书是她最大的爱好,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她的枕头边摆放着一摞摞的书本,闲暇时间,会沉浸在书中享受一段温暖惬意的时光。
“我们一家都很爱读书,茶余饭后,家人在各自的角落里读自己的书。”祁娟说,在她的影响下,老公和孩子也非常喜欢读书,他们会共读一些书,一起探讨分享。她认为,不管是喜欢读书,还是喜欢写作的人,都是内心有爱,眼里有光,充满正能量的人,希望更多的人爱上阅读,把读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