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明活动 播撒文明种子
本报记者 王延娟/文 张玲/图
文明,浸润着一座城市的人文气韵,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4月8日下午,我市各市民文明学校广泛开展文明知识教育活动,通过法律宣传、文明交通、防疫知识宣传等内容,引导群众提升个人素质,播撒文明种子,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当天下午三点,市委宣传部联合宛城区人民检察院走进包联社区宛城区仲景街道泥营社区,为社区居民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检察官以《检察公益诉讼凝聚共识 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为题,为居民们奉上了一道法律大餐。台下居民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活动结束后,宣传部和宛城区人民检察院的党员志愿者们又在社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打扫社区卫生,有的规范社区车辆,有的向社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还有的向社区居民提供了免费法律咨询。
看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有一位老年人独自坐着晒太阳,宣传部的一位志愿者主动上前,和老年人聊天,三言两语把老人逗得笑了起来。“这种志愿服务活动非常有意义,看到老人开心,我自己内心也非常满足。”该志愿者告诉记者。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卧龙区环卫站向该区百里奚街道小铁路社区沿街门店发放疫情防控政策宣传页,并为居民们普及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劝导大家不聚集,戴好口罩,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文明交通齐参与,志愿服务我先行。在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枣林街道玉皇庙街社区市民文明学校,市救助管理站办公室主任马明阳带领辖区居民学习了文明交通有关规定,引导群众提升安全出行意识,自觉摒弃交通陋习。
培训结束后,市救助管理站的志愿者们又向附近居民发放“一盔一带”宣传资料,讲解驾车不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不系安全带的危害,提醒他们要戴好安全头盔、系好安全带,确保出行安全。
净化网络空间,让网络文明德润人心。在南召县四棵树乡的市民文明学校,一场以网络文明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乡镇机关干部、志愿者们中开展,以此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坚守网络安全底线,让文明的种子播撒在网络世界。
志愿者为返宛报备市民提供服务
规范非机动车停放
宣传垃圾分类
与老人谈心
提供免费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