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一话三信”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本报讯(特约记者 康帆)“现在疫情形势十分紧张,感谢乡村帮我解决了生活难题啊,我决不能在这个时候回老家添乱。”4月10日,在上海务工的淅川县毛堂乡乔沟村村民李某在电话中感激地说。
受疫情影响,李某近段时间在上海找不到合适工作,眼看手头积蓄越来越少,疫情却越来越严重,李某想先回老家。清明节前夕,乡村干部多次给李某打电话、发信息,向他介绍当前疫情防控政策,让他暂缓返乡。了解到李某生活费用紧张,乡村干部第一时间通过给微信给他汇去生活费,解决了李某的燃眉之急。
当下,全国疫情呈现多点暴发、密集散发的态势,而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客流量较大;该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在邻近省市务工人员多,平时人流多;加之清明节前后,外迁移民陆续返乡祭祖,短时间内往返人员剧增,疫情防控任务繁重、压力巨大。
“为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坚决筑牢输入防线,我们以‘一话三信’为抓手,给在外人员打一个电话,发一封信或通过短信、微信进行劝留,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说。
为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该县合理调配各乡镇和村组干部、无职党员、志愿者,定岗定责,对辖区实施网格化管理,逐户逐人排查,建立在外人员台账,掌握在外人员动态信息,为在外人员每人发送一封《致淅川在外人员一封信》,采用打电话、发微信、发短信等各种方式,告知在外人员县内疫情防控政策,劝导他们非必要不返乡,返乡必报备,倡导群众清明期间文明祭扫,不举行大规模群体性祭扫活动。同时,镇村两级干部对确实有困难的在外人员提供温情服务,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实现源头管控。
为确保“一话三信”工作落到实处,该县强化督导,压实责任。采取县、镇各级领导不定时暗访、督导组电话抽查等举措,每天对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并在工作群分享工作动态,奖优惩劣,确保做实做细在外人员动态排查劝返工作。
截至目前,淅川县共排查在外人员19.19万人,“一话三信”宣传覆盖率达98%以上,劝留省外拟返乡人员4.7万人,全面筑牢了“外防输入”的坚固防线,确保了全县广大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淅川县:“一话三信”筑牢疫情防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