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揭晓 南阳黄山遗址榜上有名
作者:  王平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揭晓

南阳黄山遗址榜上有名

 

        本报讯(记者 王平)331,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南阳黄山遗址在榜。其他入选的项目分别为: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黄山遗址位于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南、白河西岸,分布在一处五级台地组成的高17小土山上及周围。自2018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黄山遗址进行了长年连续主动性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考古新发现:确定了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玉石器制作特征鲜明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基本特点,为探讨豫西南地区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

  黄山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作遗存以独山玉石为资源支撑、其它地方玉材为辅助,大致存在仰韶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团体式”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石家河时期也规模化生产玉石器,填补中原和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的空白。与制骨遗存一起,为探索当时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提供了重要线索。

  同时,黄山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坊居式建筑群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史前建筑之一,墙体存留高,内部设施齐全,大批遗物原位保存,再现古人制造玉石器与生活的基本场景,极为罕见;发现的史前码头性质的遗迹为中原地区首次发现,与自然河、人工河道、环壕一起构成了水路交通系统,体现出古人对水资源的重视和利用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因独山玉石具有很强的唯一性和标识性,考古专家认为,灵宝西坡、保康穆林头、沙洋城河以及南阳盆地多遗址出土的多件类似的独山玉器,疑似“黄山造”,可能反映了黄山遗址生产的玉石器的交流范围已超出南阳盆地,到达豫西、豫东南、鄂长江北岸广大地区。

        据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评选活动。33031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举行,包括黄山遗址在内的全国20个考古项目展开角逐,经汇报演示、评议和无记名投票后,最终选出了“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此前,黄山遗址曾入选“2021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和“2021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