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报社安排现场探访两篇稿件),主任, 火车站疫情防控
作者:  张玲

两篇稿件


南阳小伙出站记

本报记者 于欢

       3月29日上午11时52分,从广州开往洛阳的K536次列车到达南阳站。

      历时近20小时,在广州工作的南阳小伙子王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拿起行李箱,准备下车。

      这次,他听闻父亲患病,便心急火燎地往回赶,要知道,今年春节因为疫情他就没有回家看望家人。临行前,他特意弄清了家乡的相关疫情防控要求,提前向所在村报备,又准备好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于28日下午踏上回家的路。

       一路上,王先生极力做好自身防护,甚至减少就餐次数,他觉得这既是对自己、也是对社会负责。1分钟后,他戴着口罩走下火车、走出站台。在车站服务人员“保持1米间距、做好个人防护”的提醒声中,小王排在队伍的前列走到出站口。

        出站口设有火车站疫情防控查验点,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韩朝宾和张建国正大声提醒着:“有24小时核酸证明的旅客请到北侧一队、核酸证明超过24小时的旅客请在南侧排成一队,注意保持1米距离。”

          随即,王先生站进北侧一队。由于健康码、行程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一应俱全,体温正常的他经过工作人员一番认真查验后,走出出站口。接着在门外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拎着行李走过自动测温通道后,顺利出站。

      “这会才12时零2分,手续齐全10分钟出站,严谨又快速,井然有序,真不错啊!”面对记者的采访,王先生还是挺开心:“比想象中的快多了,安全到家就好!”

        接下来,王先生回家后还需要居家健康监测7天,并且要三天进行两次核酸检测,王先生对于家乡的疫情防控要求,十分理解,他说:“这是应该的,外防输入,对地处内陆的南阳特别重要。”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在王先生身后稍远处,是核酸证明超过24小时的旅客们,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排队,依次做临时核酸检测。做完之后,他们将在指定区域等待,直到结果为正常才可离开。


3月29日,本报记者深入南阳火车站探访疫情防控卡点背后的故事——

坚守,只为驱散疫情的阴霾


本报记者 于欢

3月29日,本报记者一线探访火车站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全景扫描列车到站后疫情防控卡点如何运行。今天,请跟随记者的镜头,去感受疫情之下无数平凡人的付出与坚守,希冀市民严格遵守并理解疫情防控要求,同心同德,共克时艰,让生活重回正轨。


记者直击每一个环节

分工明确 高效有序


       对于火车站疫情防控卡点的工作人员来说,每有列车到达,都是他们最繁忙的时候。每一位旅客,都需要体温正常、持健康码、行程码以及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经过层层查验才能离开。

     中午12点40分,所有下车旅客的疫情防控初步查验已完毕,忙碌但有序的出站口已趋于安静。身为火车站疫情防控卡点“最前线”的查验组成员韩朝宾和张建国这才停下喝口水。 两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疫情形势严峻,车次由平常的每天十二三列减少到现在的每天六列,平均每天仍需查验进出站旅客七八百人,他们一点也不敢放松。

      而在核酸检测处,工作人员王梦和王思语还在给最后六名旅客进行核酸采样。面对记者的镜头,几名旅客打开话匣子,“若不是家里有事,真不想这个时候回来。”“感觉咱南阳火车站的卡点分工明确,高效率,挺快的!”众人的称赞让工作人员倍受鼓舞。到下午1点20分,一个多小时到站的K536次列车共计73名核酸报告过期的旅客在此完成核酸采样。

       在旁边全封闭的核酸检测结果等待区,旅客们依次按1米间隔坐下耐心等待,两名工作人员正忙着给旅客倒热水。“待旅客的检测结果出来后,正常即可离开。我们的工作就是指引、安抚旅客在等待期间不要擅自行动,保持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张海玲擦着额头的汗如是说。

“为了大家的安全,非必要不离市。返乡的人员必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行程码、健康码、体温均为正常。这是一条红线,我们日夜在此守护,每一秒,绝不懈怠!”下午1点30分,正吃着盒饭的工作人员李瑞欣一番话道出所有工作人员的心声。


记者探寻卡点背后的故事

坚守两年   无怨无悔

据介绍,这个由车站街道办事处、卫健、公安、交通等部门组成的疫情防控卡点,从2020年1月便在此设卡值守,是一条用心守护着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铁路防线。

下午1点35分,站在位于火车站广场西南角新购置的核酸检测移动方舱前,火车站疫情防控卡点相关负责人张向东告诉记者,这批已投入使用的方舱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传播风险。

据其介绍,现阶段每天参与卡点值守查验的数十名人员同心同德,日夜坚守,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查,确保不漏一人。卡点合理设置了硬隔离通道,严格落实查验政策,包括佩戴口罩、查验双码、核酸检测报告、体温检测、1米线等措施。

在查验过程中,针对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返宛人员、红码人员、黄码但行程码带*号人员实行点对点管控,第一时间与其目的地指挥部对接,实行闭环负压转运;

针对不能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旅客,一律要求在现场临时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均须在指定区域等候不得擅自离开,结果出来之后且正常方可放行。

此外,卡点值班人员在做好管控和劝导的同时,也会做好滞留旅客的后勤保障工作。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采访临近结束,卡点上的宣传语引起记者注意,相信有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工作人员的坚守,疫情的阴霾终将被春日的暖阳与煦风吹散。


7a891155-1a6c-4461-907c-6ee56e1a731d.jpg


本报记者 张玲 摄


333.jpg

核酸检测

_MG_7315.jpg

核酸检测预约扫码

_MG_7259.jpg

旅客出站检验双码和核酸阴性证明

_MG_7204.jpg

查看预约码

_MG_7228.jpg

有序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