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安排采访)居民走进“家门口学校”学文明 我市挂牌建立市民文明学校429所,授课近千场
居民走进“家门口学校”学文明
我市挂牌建立市民文明学校429所,授课近千场
本报记者 王延娟 文/图
"作为市民,我们一定要从小事养成守文明的习惯。”3月25日下午3点,“中国好人”谭浩在卧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授课,台下的30余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卧龙分局的工作人员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是我市市民文明学校每周五下午开展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如今,市民文明学校作为一种新的社区教育形式,正在我市遍地开花。这样的“大课堂”将文明知识带进社区,将社区教育送进家门,进一步增强了辖区居民学礼仪、知礼仪、践行礼仪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倡导文明新风营造了积极向上、文明有序、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卧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谭浩正在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卧龙分局的工作人员讲解《南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相关内容。课后,他与“河南好人”曹立颖、高正等7位道德模范同卧龙分局的工作人员们座谈,分享自己做好事、参与志愿服务等的经历和感受,不少工作人员在听了他们的事迹后感动得落泪。
“以前我觉得道德模范离我很远,通过这次座谈会才知道,原来他们工作生活的地方,和我们单位也就相距百米,好人真的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故事听起来很接地气,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愿意向他们学习。”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卧龙分局的刘军说,以后他们会结合工作实际,为企业、群众多办实事,当好市民的金牌“店小二”。
而据记者了解,当天下午,在卧龙区其他文明实践所、站的市民文明学校内,“文明礼仪”主题宣讲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宣讲员们结合生活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图文并茂地向广大市民群众传播文明知识,传递文明理念。这样的文明知识教育活动活动,目前已开展了三期。
3月25日下午,在宛城区仲景街道东关社区市民文明学校,南阳义工联的文明宣讲员围绕“文明交通”主题,为辖区群众开展文明宣传。
“每次的课我和姐妹们都来听了,老师结合生活实际,跟大家举例、交流,讲得真不错!”宛城区东关社区的王女士对老师们的授课赞不绝口,课后她还反思了自己生活中做的不文明行为。“以前接送孩子上学时,我只顾着节省时间,不怎么注意自己的交通行为,听完宣讲员讲的身边事例,后怕不已,以后一定会和家人一起做到‘文明出行’。”王女士表示。
与此同时,各级文明单位党员志愿者们还走进联建社区开展文明知识宣传、环境卫生清洁、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示范带动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助力疫情防控和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
截止到目前,南阳市中心城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挂牌建立市民文明学校429所,每周五下午3点至4点为文明知识教育活动的固定开展时间,自3月10日起,市民文明学校通过专题授课、理论宣讲、文明实践等形式已开展《南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讲、思想道德教育宣讲、文明礼仪知识培训等系列活动近千场。
志愿者向居民发放讲文明倡议书
开展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学习宣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