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涌南阳 看一中项目记者手记)奔跑在教育均衡发展路上
奔跑在教育均衡发展路上
本报记者 于欢
走在一中新校区建设工地,看着靓影初现的高标准校舍,回忆着各自年少时的校园,众人啧啧称赞的同时,无不感慨真想再当一回学生。
民生之重莫过教育。
也许市一中的变化在全市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潮流中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它却足以折射出我市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教学环境都有了彻底改善。特别从2017年以来,我市中心城区每年以新增4所完全学校的“南阳速度“惊艳全省,累计20所完全学校彻底建成后,可新增2452个教学班、12万个学位。
教育在这座千年古城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我市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优质教育全链条。不仅让市民享受到了实惠,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撑,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如果幸福有声音,那一定是人们的笑声。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项目工地外,有一位领着小朋友专门来看学校建设的年轻妈妈。“好好学习,将来考到这里”“我一定好好学习”……母女俩的欢笑声极具感染力。施工方笑称,基本上每天都有市民来“监工建设”,南阳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无与伦比。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而实际上,知识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也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命运。
南阳的孩子是幸福的,或许有家庭环境的差异,但在教育这件事上,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我们的城市正在教育均衡发展之路上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