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大力开展城市治理提升行动——
重拳治理污染 美化城市环境
本报记者 谢项伟
污染防治攻坚十大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市城管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按照市污染防治攻坚办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城管系统承担的“城市建成区道路清扫保洁、餐饮油烟治理、扬尘治理、渣土车污染治理、中心城区市政管网管理提质增效”等五项工作,大力开展治理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水平。
实现“路见本色”
开展“路见本色”洗路活动。主次干道严格按照道路机械化作业规范进行洒水降尘、道路洗扫、冲刷作业的同时,组织实施“白+黑”、多频次、全方位“路见本色”洗路活动。人行道、隔离带、路边到路牙等部位人机结合作业,彻底清除道路积土积尘,确保全部冲洗到位,达到“路见本色”。
创新模式,提升作业成效。市区环卫部门在不断推进城市清洁行动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出人机结合、统筹兼顾、多车联动的环卫作业新模式。宛城区推行“五步工作法”,实现了人工、机械、管理机制各有侧重、无缝对接的一种环卫作业模式。高新区推行“三全三洗”工作法,大大提升了辖区环卫清扫保洁总体质量。
强化油烟治理
市城管局始终把餐饮油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靠前指挥;干部职工执行有力,敢打敢拼。全系统全力以赴,不折不扣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餐饮油烟治理任务。印发《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技术规范手册》、《油烟超标报警自查七问工作法》,组织商户学习相关知识;利用执法宣传车巡回宣贯相关公告;设立曝光台,在新闻媒体曝光餐饮油烟污染违规行为。
中心城区依托城市网格化管理,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分级负责,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建成区内全面覆盖,责任分包落实到人的健全餐饮油烟网格化管理体系。
严格扬尘管控
根据省、市攻坚目标任务,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中心城区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建筑垃圾运输专项行动的通知》《南阳市扬尘污染防治周巡查、月督导、季排名工作管理办法》《南阳市扬尘污染防治考评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扬尘防治措施、标准、各主体单位责任,为施工扬尘管控提供抓手。
全面执行“13710”工作法,贯穿污染防治攻坚风暴全过程,严格时间节点、科学调度,跟踪督办,保证年底前实现问题销号清零。强化全过程监管,扬尘治理未落实“10个100%”要求,未落实扬尘治理措施的施工项目,从速依法进行处罚。
严管建筑垃圾
按照市政府建筑垃圾属地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市渣土办督促四区规范处置核准流程,审核各区建筑垃圾相关审批材料。四区城管部门均成立日常管理机构,建立执法队伍,设置处置核准窗口。四区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相关手续均在市城管局渣土办登记备案。
市渣土办督促四区建筑垃圾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每天对辖区内工地进行检查,针对沿路遗撒、出车带泥、不遵守“三不出场”规定等问题进行重点巡查。十个专项行动以来四区出动人员1000余人次,共检查工地2000余次。尤其是重污染管控期间,市城管执法支队组织市渣土办、市控尘办每晚对中心城区建筑工地开展联合夜查,严厉查处违规施工和违规运输行为。
管网提质增效
开展老旧管网检测。委托专业检测单位先行对中心城区市管约200公里老旧管网进行排查检测,现外业工作已完成,正在整理、汇总资料,计划2022年4月30日完成;另外,白河台地5.5公里管道检测工作已于2021年12月底完成。
开展问题管网排查。2021年以来,抽调市政管理处专业人员组成排查小组,对我市中心城区市管排水管网的错接混接、雨污水合流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排查。共排查出错接混接349处,现整改323处,剩余26处正在积极督促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将移交执法部门进行查处。
强化排水许可管理。自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对错接混接点位累计下发整改通知13份;累计现场勘查17家;对办理许可的排水户累计巡查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