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旅行者
廖华歌
一
2021年12月10日,原本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但由于他——资深媒体人、南阳日报社晚报编辑中心原主编史春雷的离去,这一天在我心上有了深深的刻度。
惊闻这一噩耗时,我正滞留在家乡老界岭漫天飞舞的雪阵里。尽管回来之前我一直追看这儿一周的天气预报,尽管回来那天阳光暖照得直如春日,尽管……可大山里的天说变就变,县城只是下了一会儿小雨,偏远的大深山却已是风雪迷漫。一天一趟从县城发往村里的长途班车被阻隔在山道上,我和一车人不得不半途而返。
噩耗正是在此时残酷地跳上机屏!我是那样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信。五十岁,多么年轻的生命,他怎么可以走了呢?心一下子如锥刀剐着,一寸又一寸,痛不可支……
呼啸的山风狂乱地刮着,满天雪花被风搅得茫茫漫漫,天地一片流动的杂乱无章的白。无声的泪水融释迎面扑来的雪花,雪水和着泪水默默地流泄,流泄……
没事儿,太阳一出来,三两天雪化了,车就能通了。陌生的司机一定搞错了,他以为我是因雪路阻隔而愁哭流泪,便好心宽慰。
我除了更加汹涌地流泪,什么也没说。我无法向他解释,真正的伤痛是说不出的。
雪下得更大了,返回村里的班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来倒去,几欲把我那颗疼痛不已的心震成纷纷碎片。
骤然,心一动,我立时大惊,也许这场雪就是特为春雷弟弟而下?唯有踏着洁白无尘的雪,他才可安静地走向另一个世界……
二
认识他是在十多年前。那年的一个秋日,一家企业搞活动,喊了很多文化人,我和他也在被喊之列。主办方程式化地对每位参会者作了介绍。会议结束后,他向我伸出手的同时,那一声“姐”的亲切喊叫,令我大为感动。那是一种没有过度客气和礼数,没有任何虚美和伪饰,完全发自肺腑的自己人的真诚。
而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
也正是从那一刻起,高高大大、玉树临风、才华横溢的他,以弟弟的特质走进我心里。我赞叹他的质朴、本色、敬业、担当和强烈的责任感,敬佩他智慧、能力和人格的力量,许多时候面对他,我会真切地回检自己——有智不在年老少,无智空有白发长。
年轻的他总是那么意气风发、老成持重、与人为善,而他的文字又是那样诗意飞扬、挥洒自如、行云流水。他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湖水般荡漾着满满的睿智、悲悯和诚挚。与这样的目光对视,直有“大音希声扫阴霾”之感,那温然洁净的光芒让人执信,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生永远是有意义的,所有的欺骗和背叛、苦痛和悲伤、构陷和诬害、诽谤和侮辱……统统都不算什么!灿烂的阳光永远照亮天空和大地万物,恒久的前行和飞翔才是生命最好的存在……
他总是乐观向上、活力四射的样子,仿佛从来不知疲惫和苦累。每次见面他都匆匆忙着太多的事情,但尽管匆匆,却每每令我感悟颇丰——和一个始终都真心实意好好说话的人交谈,是难得的幸运和福气。
没有虚情假意的奉承,没有浮泛空洞的溢美,没有任何的虚与委蛇,心与心彻底打开毫无顾忌,似乎世间所有的大门都因之而全然敞开。
三
我和他并无多少个人交集,平时各忙各的,很少互发微信。但我从朋友圈还是对他的生活有所了解:他到什么地方开会了,去哪里采访了,参加什么活动了,新近写了什么文章,又读了哪些书,对钟爱的工作有了什么新的思考与体悟,他深夜加班后拍摄的夜景,以及那简单的夜宵……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我们凝视它的目光。他那双目光永远明亮纯净、善良仁慈、温和坚执、深入致远……面对这样的目光,世间的万般伤痛、忧喜苦乐,人生的跌撞起伏、失败绝望,都成了生命难能可贵的营养。这温慰的目光让我们恍然了悟:芳草是怎样绿的,鲜花是怎样开的,果实是怎样成熟的,严冬是怎样走向春原的……
几年前一个春日的上午,春雷忽然有电话给我:姐,我想加入市作协。没有虚头巴脑的客套和过渡,这是相识近二十年来他给我的总共不超过七次电话中的一个。
很好。非常欢迎!这是我的心里话。我一直跟踪他的文字,别说是想加入市作协了,就是申报省作协也没什么问题。随即我便让市作协一副秘书长与他对接,告诉他申报的具体程序及做法。
我以为他已经申报过了,谁知年底研究时竟没看到他的名字,问秘书长才知他根本就没申报。我急忙电话他,他一派平静温和的口气:姐,我想了,还是多写点儿像样的作品再申报吧。话语质朴平实,却字重如山!
无言的敬意在胸中升腾,隔空我向他行深深的注目礼!
天空辽阔无边,心海涛声阵阵……他审视自我的目光是如此认真、自律、严苛,厉然对自己大声喊不!他的呼喊清洗、培植、催生出更多的碧草与晨露新花。
四
春雷是一个为人谋而忠乎其事的人。
这些年来,他持续为我做着一件事:不定什么时候,我需要看某天的日报、晚报或晨报(尽管我一直订有这些报纸,却总是疏于保存,急用时往往找不到),只需在微信上说一下,他就会特别在意和操心。每每找出报纸,用纸袋装好并封口,上面工整写上我的名字,再告诉我已放在报社门口值班室让什么时候去取。每次,当我拿到经他精心装置的纸袋,那种发自内心的感动、感谢无以言表。轻轻摩挲着那纸袋,无言的感激写满了每一寸心空,常常是我并不马上打开它,尽可能延长这种温暖幸福的感觉。
请不要说这只是一件小事情,平庸如我者的日常,能有多少所谓的大事情呢?而能持久下去做好一件事儿,那该需要怎样的坚守和信义?怎样的用心和责任?怎样始终如一的情谊?
他是一个值得信赖和托付、能够指靠得住的人!
这在浮躁潦草、忙碌繁杂的当今,该是多么难能可贵。能如此关切、屡次不爽把一件事情做久,此绝非是谁都可以做得到的。不少人往往大事做不来,小事又根本指望不上,哪怕他们当面答应得再好,转眼便风吹无痕,哪里还会放在心上?
春雷整天辛苦劳碌,时常深夜加班,心里装着工作及那么多的人和事儿,却未曾有过一次令我失望,有时他外出,也会托同事帮忙办理,这让我如何不对他心存感激、满怀敬意、深深不舍?
五
这么多年,我从没有给过他稿子。
只有一次,他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发我那篇拙文《昨夜松风卧龙岗》后,当即电话我,询问是否在别处发过,如无发过他想在晚报上发。我如实相告,这是早年的一篇旧作,现又加进了一些新的内容和想法,应是新旧文字各半。他让我将此篇的电子版发他,并说某期报纸发出。
姐,文章没发。这段时间报纸要集中报道……某期出报那天,他在微信上跟我说。
那就不要再发了,等以后有了合适的稿子再请编辑斧正啊。我回复他。
他回复我三个赞赏的表情包。
与春雷的交往向来疏淡、简约、直接、本质、轻松、愉快。心与心的理解、体谅和相通,无形中凝成一种合力,这合力即使在暗夜也能感到和暖的光芒……
诗人说:前天晚上/雷声隆隆/令人恐惧/但一想到/这是春雷/一想到/“春雷”一词/心情便转化成/振奋。
春雷弟弟并未离去,他只是一个时间的旅行者,到一个另外的很远的地方去了,那里没有熬夜劳累,碧草连天,花朵不离左右;那里天地无言,月白风清,草丛散发出土地和时光的气味……
(廖华歌,第六届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与一座山有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