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访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
本报记者 段平
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淅川县以作风建设开路,着力提升服务效能,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推出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思路新举措。日前,记者就如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跑出发展“加速度”,采访了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
“淅川县以更新观念、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更好成效,致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高地。”周大鹏说。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淅川县力求做到“四个创新”。理念创新。树立“三个一切”理念,叫响“一切为了淅川发展、一切为了企业盈利、一切为了弯道超车”,把企业的事当家事,把企业家当家人。从我做起,当好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和“娘家贴心人”,真正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雨中打伞”的温暖。政策创新。不管是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公私一样、内外一样、大小一样,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保障创新。成立八大重点工作专班,把县四大班子捆一起抓落实。同时设置要素保障、上市后备企业辅导小组、小升规扶持小组,从职能部门抽调人员进驻大项目办,专门负责办理签约企业的能评、环评、土地等手续,确保企业快落地、早达产;组建专人专班、定期研究,助力企业尽快上市;选择30家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助推小升规。窗口创新。县纪委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专门受理“办不成事”项目,由纪委监委跟踪督办,追责问责,倒逼效能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本质上要助力企业发展,当好企业的“金牌店小二”。淅川县下狠劲、动真格、做细功,坚持优质服务、上门服务,文明执法、柔性执法,减少检查、减少环节,以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检验标准,争创全市、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周大鹏说,该县通过持续开展县直单位重点科室工作堵点征集活动,推动问题解决。健全考评机制,把市场主体满意度评价作为考评的重点,一季度一考评,年终一总评,奖优罚劣,倒逼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监督制度,成立县督查委,建立督办事项积分管理制度,严厉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聘请优化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用好“暗访、督查、问责”三把利器,倒逼部门主动作为、优化服务,激发全县干部群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心和决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增添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