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解读2)整治交通乱象,推进文明交通提升,我市各部门下真功出实招,集中发力—— “春雷”一声响 道路更通畅
作者:  李金玺

整治交通乱象,推进文明交通提升,我市各部门下真功出实招,集中发力——

   “春雷”一声响  道路更通畅

   本报记者 李金玺

    核心提示

     3月9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重点介绍了本次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工作任务,并就市民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良好、畅通的城区道路环境,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品味和管理水平,我市公安、城管、教育等部门也出台多项措施,扎实推进文明交通提升行动,有效整治城区各类突出交通乱象。

    


    警方晒出“整治时间表”

    2022年3月1日至4月30日,持续发力严管整治各类非机动车、行人交通乱象。其中3月10日挂牌延长期结束,3月上旬为宣传引导期,3月下旬为篷伞助拆纠正期,4月份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月”暨篷伞强拆整治期,整治期结束后转为常态管控期。


    这些行为  交警要严查 

  1、电动车(两轮、三轮、四轮)未登记挂牌;

  2、电动车驾驶人、乘坐人骑乘车辆未佩戴安全头盔;

  3、电动车违规加装遮阳伞、挡风被、私自焊制车棚等行为;

  4、自行车、电动车逆向行驶、机非混行、闯灯越线、横穿马路、随意掉头以及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等常见违法。

   

   集中常态结合  剑指交通违法

   交警将采取集中查处和常态整治模式,确定25处集中整治点大兵团作战,其它岗点开展常态化整治。整治中采取“小黄帽”义务执勤、扫码劝导、暂扣车辆、曝光警示等多种处罚手段。

   1、未登记挂牌的:3月10日前路面发现的,引导群众到挂牌登记点自行申领牌照。3月10日后未挂牌上路行驶的,暂时扣留车辆,督促所有人携带相关手续,现场登记挂牌后放行。4月1日起,对超标电动车一律予以暂扣,驾乘人员进行集中学习2小时以上,告知当事人领取车辆后不得再进入严管区域。

   2、未佩戴头盔的:首次违法的,扫码录入“文明交通劝导”系统,现场予以批评教育;2次违法的,要求送头盔至现场,并抄写文明条例、发朋友圈集赞等方式予以惩戒;3次以上违法的,对其交通违法予以处罚,并要求当事人参与义务执勤20分钟。

   3、私设篷伞的:①对私自焊制车棚、车身张贴广告、存在营运嫌疑的,扣留车辆予以现场拆除;②对于私自焊制车棚、用于生产生活的,第一次喷涂“限期拆除”字样,第二次予以现场拆除;③对于从事物流运输,告知由运输责任单位统一外观标识和车辆编码,3月20日前到市非机动车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备案,属于邮政部门管理快递行业的,到邮政部门备案;逾期未备案的一律予以现场拆除;④对于电动两轮、三轮加装挡风被、遮阳伞的,现场予以喷字、拆除;⑤对于残疾人、老年人用于代步的,现场去除车身广告,告知不得参与营运。

   此外,交管部门与宣传部、文明办协调联动,多次违法数据将通报当事人所在单位、所在社区,与文明单位、文明社区评选进行挂钩;落实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对违法当事人将采取“义务执勤、抄写承诺书、观看警示片”等多种形式惩戒教育; 


   11类非机动车常见违法  你可得注意

   ①非机动车逆向行驶②非机动车不靠车行道右侧行驶③非机动车违规使用专用车道④非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指示⑤不走非机动车道⑥不按规定载物⑦遇到停止信号停在路口内⑧不从人行横道横过道路⑨借道行驶不及时驶回⑩手中持物驾驶车辆⑪不按规定地点停放和违规停放妨碍通行


    城管部门   交通违法“零容忍” 

    一、拆除违法占道亭棚    

       城管部门强力开展违法占道亭棚整顿行动,拆除影响市民安全和出行的障碍物,还路于民。前一阶段,共拆除违法占道亭棚1190个。其中,39个城管岗亭1天清零;199个邮政报刊亭3天全部收回,创造了“南阳速度”,开创全省先河。

    

    二、整治店外、占道经营

    店外经营、占道摆摊设点是影响城市交通秩序的一大突出问题、城管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宣传动员,并与沿街单位和商户签订《落实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制承诺书》,划定责任范围、明确责任内容,督促其自觉规范经营并积极履行责任。

    另外,城管部门对不履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制的单位和商户依据相关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单位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并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通过管理和执法手段推进店外经营等影响城市交通秩序问题的治理。

     

    三、建筑垃圾违规运输   顶格处罚

    积极开展建筑垃圾运输企业隐患排查,认真整改安全隐患,不断强化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做到文明运输、安全运输,确保零隐患、零事故。发现未经核准擅自开工、私拉乱运、沿路遗撒等违法违规问题,一律顶格处罚,连续2次以上违规的车辆,依法取消运输资格,确保建筑垃圾规范运输。

     积极配合市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促进我市建筑垃圾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教育部门   文明出行  从娃娃抓起

   一、 交通安全教育融入课堂

      交通安全教育是校园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交通安全教育,把交通安全教育融入课堂,强化广大师生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通过微信公众号、“安全教育平台”等新教学方式,增强知识性、趣味性、广泛性,不断拓宽学生安全教育新途径。

    每学期开学后、全国交通安全日(12月2日),学校都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道路安全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制作展板、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法规学习、发放“学生安全告知书”等形式,对广大家长和学生进行专题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提升安全教育效果。

  二、“小手拉大手”  营造文明出行氛围

     我市各个学校通过主题征文、主题团队日、研学旅行等活动,鼓励家长广泛参与,在活动中提升文明交通素养,并通过组织亲子交通执勤、社区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家长学生共同践行志愿服务理念,提升社会文明素养。对一些先进典型和好的做法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力,在学校内营造文明出行的浓厚氛围。


二维码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