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副中心 喜看新变化”系列报道
崛起之城
编者按
今年是南阳市全面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高质量跨越发展最关键的时候。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底气和自信。为进一步凝聚全市力量,增强必胜信心,鼓舞全市干群士气,今日起,本报推出“逐梦副中心 喜看新变化”系列报道,报道将分别以“城、路、桥、水、车、绿、灯、人、文、梦”10个字为主题,深入报道南阳城市的发展变化,展望南阳城市的美好未来。
千年古城, 因人而兴, 因变而强。
——题记
东风送暖,唤醒冰河,大地开化。
三月的南阳,春潮涌动,气势如虹。八百里伏牛山下,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白水绕城的古城,正汇聚沉淀千年的变革力量,从盆地深处喷涌而出,以气吞山河之势,澎湃前行。
3月2日,站在市中心城区菜市街闸口桥西侧的护城河工地上,看着两岸青石铺成的河堤,一线工人王其朋一脸兴奋:“我刚来时,这里是一条臭水沟,只有两三米宽,水面上漂满垃圾,你看现在河道多宽,河堤多美。”
王其朋短短数语,说出众多市民的感受。而护城河之变,只是南阳城市蝶变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南阳,天天都有新变化:从小巷到马路,从单位到社区,从外在到里子,都在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南阳之变,可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千载机遇
历史的机遇,就在今朝。
2021年,古老的南阳迎来了重塑辉煌的高光时刻。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南阳,为我们指明了奋斗方向、前进道路,更为南阳突破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这一年,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为我们明晰了发展定位、奋进策略;这一年,市七次党代会确立“一二三五十”工作布局,为我们谋定了工作思路、推进举措。
“副中心城市”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犹如一夜春风,翻开了南阳历史崭新的一页。从战国时楚国的冶铁中心到东汉时“南都”的鼎盛,再到明初的唐王府城,古城南阳,在历经几千年的起落沉浮后,在新时代迎来了高质量跨越发展的良机。
这一次,南阳高瞻远瞩,站在全国城市群发展、中原城市群建设大格局上,坚持全市域一体化布局,来定位谋划,邀请国内一流专家团队,按照前瞻30年、编细15年、做实近5年的要求,编制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整体规划,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
思变图强
东风吹出千山绿。
“副中心城市”激发出千万南阳人热切而澎湃的发展渴望,南阳人争先创优意识从未有过如此之强烈。
在南阳人的骨子里,追求美好、渴求发展之心从未停止过,并且这种印记无处不在。无论是卧龙桥头展翅的凤凰雕塑,还是南阳“鸟巢”的“龙凤呈祥”设计;无论是“卧龙腾飞”的南阳火车站,还是“卧龙腾飞伏牛奋进”的南阳东站,无不寄予着南阳人对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
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南阳人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和超越。从上个世纪80年代“科教兴宛”到如今打破“盆地意识”,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撤地设市到如今建设省副中心城市,无不印证着南阳人从思想上、体制上思变图强的大胆探索。
“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处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氛围环境之中。”去年12月20日,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奇帆的一席话,更给南阳以无穷的动力和信心。而“南阳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与战略”专题论坛的成功举办,更给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科学决策,令南阳信心十足。
对南阳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在这个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唯有求新求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方能率先突围,提升副中心城市能级。
今年春节刚过,市委书记朱是西、市长王智慧即率领南阳党政代表团赴京考察学习,深度谋求与首都各界翘楚携手合作。而此前,朱是西就曾带领党政考察团赴江浙皖五市等先进地区考察,对标先进,寻求突破。
与市领导以上率下相得益彰的是,南阳人也在思想深处发生着微妙变化:“企业至上”“金牌店小二”“13710”“万人助万企”开始深入人心;城因人而兴,因业而盛,因变而强,而整座城市的变化也令人惊喜。
华丽转身
盛装待启,正如你所望。
3月5日,站在河街口,看着装扮一新的民宅,仿佛步入了如诗如画的江南小镇。可谁会想到,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乱象,55间违建房棚,更像一道城市疤痕,刺痛着市民的心。
像河街口一样,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还有中心市场、红星美凯龙、武侯西路、文明巷、如意路等地。同样的变化还发生在市民服务中心,这里是南阳无围墙城市建设的示范点,今年春节前,拆除围墙和围栏后,需要提升绿化面积近3万平方米,市机关事务中心临时指挥部就设在范蠡路的工地上,6名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坚守工地,每天有十几台机械、百十名工人施工,风雪无阻,战至深夜,如今这里已变成市民共享的绿色游园。
…… ……
极短时间,让城市惊艳,这就是南阳速度、南阳担当,也是南阳人奋力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的真实写照。
从城市更新提质的铿锵脚步里,从“13710”工作制度夙兴夜寐的节奏里,从招商引资的项目工地上,从营商环境的快速提升上,从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中,人们读出了南阳人“逢一必争”的拼劲。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南阳交出抢眼答卷——全市GDP突破4000亿元大关,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跃居全省第二,这是城市综合实力的突破。
也许,一组更为详尽的数据更能见证城市之变:“四改一治”完成拆迁38万平方米,新建游园绿地95个,打通断头路、卡脖子路5条,新竣工道路7条;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全面发力,拆除违建、围墙37.5万平方米……
这些点滴之变,写进政府的工作报告里,融入市民的切身体验中,也印证着城市的提质更新,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崛起。
新年刚过,又传来佳音:南阳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这意味着,南阳枢纽城市建设将上升到国家层面加速推进。这座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城市,依托正在加速构建的“空水铁公”一体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正成为中原城市群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战略支点、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门户和联系京津城区的重要桥梁。
放眼当前,令人振奋的是,促进中心城区振兴发展13条意见正落地生根,强力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更新“双突破”。与此同时,我市正式启动实施“十大城建工程”, 全面推进无围墙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打造“全省最清洁城市”,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等。
夜幕下的南阳,更显璀璨。在城区6个高速出入市口和14条道路上,2726套景观灯和红红的“中国结”,点亮了城市夜空,更点亮了南阳的未来。
这是一座城市的惊艳巨变,这是向着省副中心城市崛起的强劲律动。
南阳崛起,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全媒体记者 杨青晓 张玲 文/图)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中共南阳市委 南阳市人民政府:致全市妇女同胞的慰问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