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涌南阳·点评】打造政企命运共同体
作者:  赵倩

打造政企命运共同体

南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 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邵书峰

以前的内乡因县衙而骄傲;如今的内乡因牧原而自豪。

牧原之于内乡,不仅是一家支柱企业,更是一张金字招牌。

“服务牧原、发展内乡;发展牧原、成就内乡。”这一响亮的口号,正是多年来内乡县委、县政府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为企业排忧解难、和企业携手共进的生动写照。

——内乡县委、县政府用心用情、优化环境,给予牧原多方面的政策支持,积极主动为企业搞好服务,从而使曾经偏居一隅的养猪“小作坊”蝶变为牧原集团这个名副其实的全球养猪行业冠军。

——牧原集团念兹在兹、回报家乡,不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更把自己全产业链上的项目在内乡链条式布局,牧原食品产业园、牧原农牧装备产业园、牧原智慧物流园等高水平“牧原系”企业集群遍地开花,使内乡这个曾经的山区小县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牧原与内乡的相互成就,可谓是践行“政企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的成功样本。

当前,全市上下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加快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的壮大离不开企业发展。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的思维,奋力打造政企命运共同体,为企业跨域发展营造优渥的生长土壤,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建设势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尊重企业家。在全社会营造支持企业家、重视企业家、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家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社会上有地位、在经济上得实惠,让企业家心无旁骛谋发展、作贡献。

当好服务员。党员干部以“用户思维”改进政务服务,真正做到“企业有需要、我们马上到,企业有期盼、我们马上办”,围墙以外的事全部交给政府全办,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降企业成本。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搞创新,少费功夫跑审批、找领导,努力把企业在南阳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到最低,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慕名来南阳发展。

企业稳,则南阳经济更稳;企业活,则南阳经济更活。内乡打造政企命运共同体的成功实践,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在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征程中,企业、企业家当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携手为建设现代化新南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