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案例(十)聚力打造法治西峡建设“金名片”
作者:  段平

 2021年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案例(十) 

西峡县成为全省首批命名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聚力打造法治西峡建设“金名片”

本报记者段平

“有了这个‘两轻一免’清单,今后我们企业放心大胆经营更有保障了!”近日,西峡县西坪工业园的刘先生向县农业农村局宣传“从轻”“减轻”“免罚”事项处罚清单的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作为全省首批命名的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西峡县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把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力抓手,全力推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工作,为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强化组织、机制、基础保障,高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西峡县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主任的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由县长任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西峡县进一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履行法治建设党委领导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和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在2019年度市依法行政考核中,西峡县位居先进行列。

围绕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公正司法、公正文明执法、精准有效普法,用硬招、出实招,持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质量。西峡县出台了《西峡县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设立法律顾问团,聘请法律顾问86名。县委中心组、县政府党组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法律知识集中学习,县委党校开设法治专题培训100余课时,参训干部4000余人次。依法制定县乡两级权责清单,取消行政职权27项,调整新列入行政职权269项,保留行政职权3177项。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程序,坚持半年一次集中清理,确保不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围绕“万人助万企”活动,送法进企业,组织各执法单位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30余场次;组织31个律师团队95名律师(公证员),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系列活动188次,为企业健康发展“把脉问诊”。

  深化行政审批、涉企服务,实现惠企服务集成化、精准化,全面释放法治化营商环境效能。西峡县“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进入省、市先进行列,企业权益保护指标全省优秀。全县19个乡镇(街道)和299个村(社区)共计12793项事项在省网发布,事项发布率100%。“掌上办”“指尖办”注册率全市最优。全县40多个行业6600余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了信用承诺公示,覆盖率达100%

  服务型行政执法,不仅提升了行政部门工作效率,更给群众带来了便利和实惠。西峡设立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9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300个,同步开通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和“西峡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法律顾问微信工作群320个,在线解答各类疑难问题,被誉为“西峡模式”。

持续优化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城市核心竞争力。2021年,全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4家企业稳居全省民企百强,5家企业进入全省制造业百强,28家企业进入全市星级企业行列。西峡县累计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国民主法治社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省级以上荣誉30多项,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说,2022年,该县将持续打造法治西峡建设金名片,努力建设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法治西峡,以法治化营商环境,塑造西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本系列全部刊完)